哈尔受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哈秀乡附近。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 中有 “住牧束勒孙何地方哈尔受族”。清末民初改称哈秀,附属于札武十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哈秀乡附近。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 中有 “住牧束勒孙何地方哈尔受族”。清末民初改称哈秀,附属于札武十司。
又作塘栖。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塘栖镇。清乾隆 《杭州府志》 卷6: “曰唐栖者,故老相传有唐人栖止于此,故名。” 光绪 《唐栖志》 卷1: “唐栖以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得少休;自嘉、秀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境。《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杏山“在卫西南四十里。今有杏山驿”。②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里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杏山“上多杏木”。③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寰宇
亦名永嘉场。即今四川铜梁县南永嘉镇。清光绪《铜梁县志》卷2:尹家市“在县南九十里”。
在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朱皋村。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明史·韩林儿传》:元至正十一年(1351),“福通据朱皋”。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北。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明有巡检司
1913年由东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延吉县(今吉林延吉市)。辖境约当今吉林张广才岭、松花湖以东,蛟河、敦化、和龙、龙井、图们、珲春以北,黑龙江海林、牡丹江、绥芬河三市以南地区。1929年废。1914
又名笠泽。在今江苏吴江市一带。或说即今太湖。《国语·越语》: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古湖名。又称笠泽。在今江苏省吴江市一带,或以为即今太湖。《国语·越语》:“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即此。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北接绩溪,东接浙江临安县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赤乌十三年(250),“废太子和,处故鄣”。《舆地纪胜》卷20徽州:阶坑“在歙县东一百二十里。《方舆志》云:即吴废太子
亦作白伏巡。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寰宇记》卷146潜江县:“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洑。”即此。北宋乾德三年(965)置潜江县于此。
①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雅鲁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雅尔河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四百二十里。源出西兴安岭,东南流六百余里,入嫩江”。②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雅鲁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雅尔
从黑龙江虎林铁路线上的鸡宁车站 (今鸡西市) 向南至恒山煤矿。长12.4公里。日伪于1939—1941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