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殳河
在今河北安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新安县:四殳河“即温义河支流也。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样桥,入瓦济河。《志》云:元至正中凿此河,分易水为四流,中央为殳,因名”。
在今河北安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新安县:四殳河“即温义河支流也。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样桥,入瓦济河。《志》云:元至正中凿此河,分易水为四流,中央为殳,因名”。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上林县 (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林、马山等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上林县(今广西上林县南)。辖境相
在今四川重庆市民权路西口。1946年2月10日,重庆市各界在此召开庆祝 “政协” 成功大会,国民党特务捣乱,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六十余人,人称 “较场口事件”。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白雄和彭尼一带。分上阿扎克族和下阿扎克族。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二。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南。宋《景定建康志》 卷17: 铜山 “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周回一十九里,高一百丈。昔人采铜于此,故名。《旧志》: 陈轩 《金陵集》 载: 鲍昭过铜山,掘黄精诗云: 铜山昼深沉,乳窦夜
北宋置,属永新县。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乡。(1)在江西省永新县西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市,人口 1310。明宣德年间陈姓自今湖南省攸县徙此定居,初名沙溪,形成集市
①南朝梁置,为黄水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属融州。天宝初又废。②北魏太和十四年 (490) 置,属朱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北周废。古县名。
一作巴尔浑。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巴勒滚“在图斯库勒南岸,古尔班伊勒噶齐西二十里”。
①西汉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东阳东县北。东汉末属高凉郡。东晋废。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为高凉郡治。治所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北周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隋开皇三年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引《舆程记》:“由县东北三十里至金城镇,又四十里为对江口,又三十里为白头关,由陆路趣海州之道也。”
即今新疆墨玉县西南扎瓦乡。《清一统志·和阗》:皂洼勒台“又名哈喇哈什台,和阗底台西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