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地平县

地平县

唐武德二年(619)改狄平县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寰宇记》卷140嘉川县:地平县“取天成地平之义”。六年(624)为静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集州。永泰元年(765)改为通平县。


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改狄平县置,治今四川省旺苍县东北。先属静州,后属集州。永泰元年(765年)改名通平县。


猜你喜欢

  • 鸿上水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河支流。《史记·赵世家》 《正义》: “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接北岳恒山。” 又 《水经· 滱水注》: 鸿上水 “出 (唐县) 西北近溪,东南流注于滱水也”。

  • 护密国

    亦作护蜜国、护蜜多国。又名达摩悉铁帝。隋、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摸达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后徙都塞迦审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奴)。《隋书·裴矩传》:南道从鄯善“度葱岭,又经护密”。

  • 木瓜戍

    唐开元中置,属镇静军。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上游木瓜坪。

  • 枝水

    即今湖北钟祥市北长寿河。《水经· 沔水注》: 枝水 “出大洪山而西南流,径襄阳鄀县界西南,径湫城东南,左注敖水”。

  • 高乐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董村。属勃海郡。东汉省。

  • 钟 (鐘) 门山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26长乐县: 钟门山 “在二十都,隔大海中。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潮落或见之者,故名其山云”。《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御国山”条: 钟门山 “在

  • 羽侯国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续山东考古录》卷3谓即山东禹城县西南三十里之禹息城,指出:“汉平原郡属惟羽县故城无可考。羽县莽曰羽贞,余谓禹为羽字音讹,息为贞字形讹耳。”东汉省。西汉封济北

  • 成德军

    又名恒冀、镇冀。唐方镇名。宝应元年(761)置。为收抚安禄山、史朝义余众而设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恒州(今河北正定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恒、冀、深、赵四州,相当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

  • 尉子桥

    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四十八里。《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亮南侵,“金主亮入庐州,王权自昭关遁,金人追至尉子桥,破敌军,统制姚兴战死”。即此。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 宝盖山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宝盖山 “在丹徒县西四里。有茅山道院”。②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宝盖山。明 《寰宇通志》 卷46泉州府: 宝盖山 “在晋江县南。上有石塔 (姑嫂塔),宏壮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