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关

大关

①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大关在县西四十里,地名笼口。”《清一统志》作“龙口”。

②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乡镇》:大关在“城北四十里”。

③即分水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关。《清一统志·建宁府》:分水关“在崇安县西北分水岭上,接铅山县界。为江闽之襟要。五代至宋皆置寨于此。元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今省。亦曰大关,人称为入闽第一关”。

④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北大关。《清一统志·临安府》:大关“在建水县城西北三十里。道出澂江府江川县要津”。


(1)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西南部。泛指大关路、大关桥、丽水路南端一带。因旧有北新关而得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于运河上建中兴永安桥,南宋绍兴、嘉定两度重建,改名北新桥。明景泰元年(1450年)在此设关,桥上收陆路商贾之税,桥下收水运商船之税,名北新关,俗称大关。清同治三年(1864年)改为厘局。后关废,名沿作区片名。附近有张小泉剪刀厂、杭州航运公司等。沿运河有河运货运装卸区。大关桥为城北部重要交通要冲。(2)即“分水关(3)”。


猜你喜欢

  • 罗辩县

    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属禺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古县名。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属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北流县。

  • 店口市

    即今浙江诸暨市北五十六里店口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2: 店口市 “在六十一都义士桥东。旧在中里 (原注: 即今中村),明万历间移此”。

  • 龙源口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1928年6月, 中国工农红军在此与国民党军发生激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称为“龙源口战斗”。村名。在江西省永新县城西南部、七溪岭北麓。属龙源口镇。人口100。清光绪年间建村,

  • 百堠隘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白堠巡司“在大埔县东南六十里白堠隘。原名大产,明嘉靖中置于县南大产村,后迁黄沙,而司名未改。本朝嘉庆二十四年移此,改今名”。

  • 定理县

    唐渤海国置,为定州治。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苏城。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苏城一带。为定州治。辽废。

  • 上罗计堡

    明景泰初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上罗场)。《方舆纪要》卷70珙县:上罗计堡“正德十一年,抚臣马昊讨都掌叛蛮,屯驻于此”。清废。

  • 齐基郡

    南朝梁置,属益州。治所在齐基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南部地。北周天和四年(569)废。南朝齐置,治齐基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 西城镇

    即今黑龙江省克山县西北六十五里西城镇。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克山县“第四区辖一镇:西城镇”。(1)在河北省阳原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域,人口3.2万

  • 弘农郡

    ①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东汉以后辖境逐步缩小。灵帝刘宏避讳改为恒农

  • 云安厂盐课司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清一统志·夔州府二》:云安厂盐课司“在云阳县东北,即故云安监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