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港镇

大港镇

北宋置,属丹徒县。即今江苏丹徒市东五十里大港镇。《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大港镇“以通大港而名,与圌山邻近。《志》云:镇西有大港渡,渡江而北,为扬州之苑林村”。


(1)在江苏省镇江市区东部,北濒长江。属京口区(镇江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港,人口1万。曾名安港,以通大港得名。北宋置镇,南宋改今名。为丹徒三大镇之一。原属丹徒县。1958年建大港公社。1983年改置大港镇。1992年划属镇江京口区。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茶叶、生猪、淡水鱼。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位此,分设工业区、保税区、仓储区等六大区。有钢铁、胶合板等厂。大港港为江边深水良港,为江苏外贸口岸之一。公路通镇江、常州等地。镇大铁路专用线终点。(2)在江西省都昌县东北部。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井坎上,人口260。以境内大港水得名。1949年属第四区,1958年设大港垦殖场,1962年分设大港、盐田两公社。1984年大港公社改乡,1995年改设大港镇。2002年盐田乡并入。中部建有大港水库。主产稻,盛产竹木。有铸造、造纸、农机、家具、砖瓦、粮油加工等厂。抗日战争时期,大港街设有新四军留守处。名胜古迹有飘水岩、革命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赏溪

    一名泾溪。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里,指泾水与青弋江会流口,亦为泾水的别名。《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赏溪 “在泾县”。与清弋江合流后,青弋江在县境亦尝称赏溪。

  • 安顺场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

  • 竹笮嵊镇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二十里竹笮乡。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4:有竹笮嵊墟。

  • 太液池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

  • 关中道

    1914年由陕中道改置,属陕西省。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陇县、千阳、麟游、长武、彬县、旬邑、铜川、 白水、澄城、合阳、韩城以南, 宝鸡、眉县、周至、户县、西安、长安、柞水、商州、丹凤

  • 金廂坪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 “七里滩镇” 条下: “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

  • 狗泺

    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境接界之九连城诺尔。《金史·地理志》 昌州: 明昌七年 (1196) 以狗泺置。“有狗泺,国言 (女真语) 曰押恩尼要”。据同书 《食货志》,狗泺本金西京路盐场,大

  • 齐宁县

    南齐永明元年(483)置,属广陵郡。治所在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中兴元年(501)废。古县名。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置,治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属广陵郡。中兴元年(501年)废。

  • 诸马集

    亦作朱马。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朱马。清光绪 《山东通志》卷2 《舆图志》: 掖县西南有诸马集。

  • 宜迁县

    东魏天平二年 (535) 改河南县置,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北周复为河南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河南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为河南郡治。北周复名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