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福先寺

大福先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门村内。始建于唐,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的地方。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地狱变相”壁画。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随第九次遣唐使来到中国,当时正值唐玄宗住在东都洛阳,即敕令二位日本僧人禅居福先寺。三年后,荣睿、普照祈请福先寺僧人道睿赴日弘法传戒,后来道睿成为日本禅宗二代传人。明代天启年间,福先寺被水冲毁。洪水过后,附近乡人将福先寺保留下来的部分遗物北移数里,重建寺院。清康熙年间又予重修。1922年再次重修,并由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于山门门额题“古唐寺”三字,故又名古唐寺。


猜你喜欢

  • 石头山

    ①即清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汉中门内。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头山”条引《舆地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去台城九里, 自六朝以来,皆守石头以为固。”《清一统志·江宁府一》:石头山“《府志》:在上元

  • 盱眙山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四十里。《寰宇记》 卷16盱眙县: 盱眙山“在县东四十里。按 《阮升之记》云: 其山形若马鞍,遂名为马鞍山。天宝中改为盱眙山,在楚州西南二百三十里”。

  • 头围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头城镇。清为头围堡,属噶玛兰厅。后属宜兰县,有县丞驻此。1945年设头围乡。1950年改头城镇。又作头围堡(街)。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头城镇。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建漳浦人吴

  • 董奉山

    ①即今福建长泰县北董凤山。《新定九域志》 卷9漳州: 董奉山 “仙人董奉游此,石上琴台、丹灶犹存”。②即今河南信阳县西董峰山。峰峦峻起,高出群山。上有黑龙潭。《寰宇记》 卷132信阳县: “董奉山在县

  • 清河县

    ①三国魏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为清河国治。北魏为清河郡治。北齐改贝丘县。②隋开皇六年 (586) 改武城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唐咸通元年(860) 移

  • 保国寺

    又名灵山寺。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洪塘镇北灵山山岙。始建于唐,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重建。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以及两侧僧房、钟鼓楼等,依山势而建。大殿仍保持北宋建筑风格,

  • 鱼梁山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望城山” 条下: “又鱼梁山,在县(治今陆城镇) 南一里。山下有湖,渔者取鱼于此。”《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鱼梁山 “山下有湖,产鱼特美”。

  • 留守营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二十五里留守营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抚宁县图: 南有留守营。

  • 四官营子

    即今辽宁凌源市东南七十里四官营子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凌源县:“四管营子距县市七十里。户数二百五十,人口二千。”

  • 单于台 (臺)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阴山中。《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 冬十月,“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元和志》 卷14: “单于台在 [云中] 县西北四十 (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