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隐山

大隐山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大隐镇。《新定九域志》卷5: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云: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大隐山,“晋虞喜三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为名”。

②在今贵州威宁县东南。《清一统志·大定府》:大隐山“在威宁州东南三里。林峦高秀”。


猜你喜欢

  • 百尺口镇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北六十里百尺口乡。因百尺沟故渎而名。明置百尺口巡司。清乾隆十年(1745)裁。民国时设县佐。

  • 武学城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宋敏求 《长安志》 卷14兴平县: “武学城在县东十里,崇二丈五尺,与文学城相接,二城并秦章邯筑。”

  • 隘口岭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隘口岭 “在县西北二百里,接英山县界”。古为通往湖北的隘口。

  • 福清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福清县置,属福建路。治所在福清县 (今福建福清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福清市地。明洪武二年 (1369) 二月废,复降本州为福清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福清县置,治今福建

  • 正西堡

    清以镇西堡改置,属铁岭县。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北镇西堡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唐王营堡”条下:“正西堡在(铁岭)县西北二十里。”

  • 小辽水

    又名辽水。即今辽宁浑河。《水经·小辽水》:“玄菟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县入于大辽水。”清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即今浑河。古水名。又作小辽河,即今辽宁省浑河。《水经注·小辽水》:“高句丽县

  • 盘沟村

    即今山东郓城县。《金史· 地理志》济州郓城县: “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即今山东省郓城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为避河患,迁郓城县治此。

  • 承匡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后徙襄陵,改为襄邑县。

  • 成都县

    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于蜀国都城成都置,为蜀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汉时兼为益州治。三国蜀汉建都于此。西晋为蜀郡及益州治。成汉都于此。东晋为蜀郡及益州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蜀郡

  • 大嵰山

    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南。《水经·洞过水注》:“洞过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