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里绵卫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穆棱河南一带。后废。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穆棱河南一带。后废。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石坝镇,北近河源市界。清乾隆《博罗县志》卷3:“墟市”有石坝墟。(1)在安徽省明光市中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坝,人口 2500。相传附近有十道石头坝,故
在今贵州风冈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龙泉县: 桶口河 “流合洋溪,西入乌江”。
西汉元朔三年 (前126) 封广川惠王子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十里。后国除为县。始元六年 (前81) 复封清河纲王子禄为侯国,属勃海郡。东汉废。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武帝封广川惠
即今贵州习水县治。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仁怀县:东皇殿在“城西北”。
唐贞观十七年 (643) 分成都县东偏置,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偏。天宝元年 (742),与成都县为蜀郡治。乾元元年(758) 改为华阳县。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
在今山东汶上县南三十五里运河东岸,跨济宁市及汶上、嘉祥二县地。《清一统志· 兖州府一》: 蜀山湖 “以湖中有蜀山,故名”。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七十六里黄溪口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辰溪县东南部、沅江东岸。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溪口,人口2000。以地处黄溪入沅江处得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亦作梁城郡。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北。《水经·河水注》: 盐池(今岱海) “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岱海北。辖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 属端州。后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南。属新宁郡。隋大业初废入博林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端州。后又废。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南距大剑山三十里。为剑阁道至险地段。唐徐坚《初学记》卷8引《华阳国志》:“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以通蜀汉。《旧唐书·地理志》 剑门县:大剑山“其北三十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