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县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至桂平县郁江一带。后废。
②隋大业五年 (607) 改始建镇置,属隆山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境。唐武德元年(618) 属陵州。圣历二年 (699) 移于荣祉 (今仁寿县东南始建乡)。北宋咸平四年 (1001) 废入井研县。
古县名。隋大业五年(609年)升始建镇置,治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南。属隆山郡。唐属陵州。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移治于今仁寿县东南始建镇。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复降为镇。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至桂平县郁江一带。后废。
②隋大业五年 (607) 改始建镇置,属隆山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境。唐武德元年(618) 属陵州。圣历二年 (699) 移于荣祉 (今仁寿县东南始建乡)。北宋咸平四年 (1001) 废入井研县。
古县名。隋大业五年(609年)升始建镇置,治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南。属隆山郡。唐属陵州。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移治于今仁寿县东南始建镇。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复降为镇。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 一带。后废。
即河包场。今为贵州湄潭县东北八十六里西河乡驻地。清康熙 《湄潭县志》 作 “河包场”。因姚村河环绕三面,故名。
为盐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二十里牛华镇。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
又称鹿港厅。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析彰化县置,属台湾府。治所在鹿仔港 (今台湾彰化县西南鹿港镇)。光绪十三年 (1887) 废入彰化县。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置,治今台湾省彰化县西鹿港镇。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为右翼盟长。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又称纳克书奔盆族。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彭盼区香曲、亚栋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 作三札。
又名芦芽尖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清一统志·宁武府》:芦芽山“周百余里,跨神池、五寨、静乐、岢岚诸州县界”。在山西省西北部。《大清一统志》:芦芽山“叠峰耸秀,前有小山,尖如竹阴,多生芦草,故名”。为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东汉改为寿张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寿州。五年(622)省入寿张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属东郡。《水经注·汶水》以为“春秋之良县也,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平乐府。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宣统元年(1909) 徙治今贺县东南信都镇。1912年改为信都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分广西贺县、怀集县及广东开建县地置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吴郡乌程县 “有雉山”。《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雉山 “在县北五里。高五百尺。《山墟名》 云: 以形类雉”。故名。唐置雉州,得名于此。②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