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渡镇
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龙江东岸姚渡镇。清道光 《龙州府志》 卷2: 姚家渡在青川县丞“东二百八十里”。
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龙江东岸姚渡镇。清道光 《龙州府志》 卷2: 姚家渡在青川县丞“东二百八十里”。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清一统志·平定州》: 承天山 “在州东八十五里,即宋之承天军也。山形峭拔,有唐裴度、韩愈题名石壁。上即承天寨,山半为老君洞”。又称紫金山。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娘子关城西。海拔87
今湖南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兴安县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与蒸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与漓水合后称漓湘。与蒸湘、潇湘合称“三湘”。
①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方舆纪要》卷102始兴县: 清化水 “在县南百二十里。源出翁源县界,东北流,至县东合于朔水”。②即今陕西延安市潘龙川。《寰宇记》 卷36延州丰林县: “清化水在县东北四十五
即今陕西麟游县驻地九成宫镇。《元和志》卷2麟游县:九成宫“即隋文帝所置仁寿宫,每岁避暑,春往冬还。义宁元年废宫,置立郡县。贞观五年复修旧宫,以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宫”。《新唐书·地理志》麟游县:“永徽
又作唅口、㟏口。即含山之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自古有道由今闻喜县东经垣曲县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作唅口道或含山路。《水经·涑水注》:洮水源东出清野山,“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朗勇城“在崖州 (治今崖城镇) 东北八里。黎人出没之冲。明正德中,知州陈尧恩筑城,募兵防守。今圮”。
又作父安府。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衙仪县(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宜春)。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又称革龙。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广西直隶州》: 革龙山 “在废维摩州。明末沙定洲遁归,屯田此山,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今城址尚存,为通广西驿路”。彝语 “腻” 为红,“革” 为弯,“龙”
古国名。故地即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以产珠闻名于世。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苏禄“其地以石崎山为保障,山涂田瘠,宜种粟、麦……地产中等降真条、黄蜡、玳瑁、珍珠,较之沙里八丹、第三港等处所产,此苏禄之珠,色青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鄱阳浦 “在石城西。上通秦淮,下入马昂洲,九里达于江乘。《旧经》 云: 梁鄱阳王尝于此置屯田,因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