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海子
亦名集宁海子、奇尔泊 希尔泊。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大同县: 威宁海子 “在府北塞下,属部驻牧处也。天顺中,石彪镇大同,请置城于威宁海,不果。成化十六年,王越袭败蒙古于此”。《明史·鞑靼传》: 嘉靖二十九年 (1550),“春,俺答移驻威宁海子”。
亦名集宁海子、奇尔泊 希尔泊。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大同县: 威宁海子 “在府北塞下,属部驻牧处也。天顺中,石彪镇大同,请置城于威宁海,不果。成化十六年,王越袭败蒙古于此”。《明史·鞑靼传》: 嘉靖二十九年 (1550),“春,俺答移驻威宁海子”。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董家庙乡。明置董家庙堡巡司。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魏书·太祖纪》: 天赐三年 (406) 七月,“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置,治所在武熙县(今广西柳州市西南)。《元和志》 卷37桂州: “因桂江以为名。” 大同六年 (540) 移治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隋大业元年 (605) 改为始安郡。
一作虎獐屯。即今辽宁大石桥市北虎庄镇。1900年7月义和团及清军与俄国侵略军战于大石桥。金山岭失利,俄兵焚烧此屯,商民损失甚巨。
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方山南秦淮河上。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三国吴赤乌八年(245),使陈勋“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曰方山埭”。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遣校尉陈勋屯田,于方山南截淮(今秦淮河)立埭,号方
又作石硖寨。北宋置,属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市东北。
北宋淳化三年 (992) 分筠、袁、吉三州地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临江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分筠、袁、吉三州地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清一统志 ·平阳府一》: 明珠山 “在吉州东北九十里”。今县东北有明珠村,当在明珠山附近。
又名郑镇。即今河北故城县治。清于此置巡司。1945年故城县迁治于此。
即不屠何。又作屠何。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墨子·非攻中》:“虽北者且一、不著何,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 亦以攻战也。”孙诒让曰:“屠、著声类同,不著何即不屠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