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日市
唐武后时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婆日市故城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经》 云: 唐武后朝置,以煎炼硫黄。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
唐武后时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婆日市故城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经》 云: 唐武后朝置,以煎炼硫黄。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0益阳县:“龙回滩在县(今益阳市)西南十五里,澬江所经。”
即拓东城。南诏筑,在今云南昆明市。柘,又作拓。在今云南省昆明市。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子凤伽异所筑。为南诏东境重镇,置有柘东节度。830年劝丰祐改名善阐。
①汉洛阳城南城西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唐骆宾王 《和李明府》 诗: “津门对小平(按: 即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②天津市之别称。明永乐二年 (1404) 筑城,移天津卫于此,为北京门
①又名龙池河、五里河。在今天津市蓟县西。《方舆纪要》卷13蓟州。阳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以去城五里而名。源出城西鹅毛台,台亦名纸坊山,下流入于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阳河”。②又名洋河、东阳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英山县: “西有英山河,湖广浠水之上源也”。《清一统志 ·六安州》: 英山河 “源有二,东曰东矼,西曰西矼,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为一。其并流者有添楼河,俱北出分水岭
一名特伯尔古。即今新疆和硕县。《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特伯勒古 “在喀喇沙尔城东八十里、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河至其地,有小城。东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楚辉至此,得四城,皆居喀喇沙尔城东”。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孙隐山“在浏阳县东一里。上有洗药泉、炼丹崖。唐孙思邈栖隐之所”。古山名。在今湖南省浏阳市东。上有洗药泉、炼丹崖等遗迹。传为唐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栖隐之处。
即尼木宗。治所在今西藏尼木县西。
即今安徽六安市北马头镇。《清一统志·六安州》:马头汛巡司“在州北六十里。本朝乾隆五十四年置”。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南岸之望加锡。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 作茫佳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