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设治局
1938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次年属西康省。1952年改设喜德县。1955年属四川省。
1938年由越嶲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喜德县东南米市。原属四川省,1938年划归西康省。1952年撤销,设立喜德县。
1938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次年属西康省。1952年改设喜德县。1955年属四川省。
1938年由越嶲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喜德县东南米市。原属四川省,1938年划归西康省。1952年撤销,设立喜德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县“因县界平州水为名”。南朝宋改为平周县。梁普通六年(525)复改为平州县。北周改为同昌县。②东晋侨置,属巴
即今陕西略阳县北八十里九股树。《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白玉关“一名九股树。今有九股树巡司置于此”。
即安乐县。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旧唐书·地理志》:“后改通义为安洛,又复为通义。”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沙冈塘“南绝黄浦,至捍海塘,涨入淞江,西达盘龙汇”。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陆浑县:“春秋迁陆浑戎于此。有关。”《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更始二年(24),赤眉军西攻长安,“(樊)崇、(逄)安自武关,(徐)宣等从陆浑关,两道俱入”。
即今江西宁冈县东柏路。1929年1月4日至6日,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边界各县县委的联席会议,即柏露会议。会议传达了党的 “六大” 决议,讨论了粉碎敌人第三
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宋陆游 《故蜀别苑》 载: “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花至多,有两大树,夭娇若龙,相传谓之梅龙。” 明朝改称中园,园中改称梨树千株。张献忠驻军成都时改做御营。
清雍正七年 (1729) 筑城,属松潘厅。在今四川南坪县西隆康乡。城周一百四十丈,有官兵戌守。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宋史·李纲传上》:靖康元年 (1126),“ (李) 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即此。
亦作依拉哈、伊勒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喀穆尼站,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