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侯国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阳侯,即此。东汉改为宁阳县。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鲁共王子恬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南。东汉国除,改为宁阳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阳侯,即此。东汉改为宁阳县。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鲁共王子恬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南。东汉国除,改为宁阳县。
在今湖南东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定田泉在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五里。源有五窍,溉田甚众,因名。”
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石角镇。清同治《綦江县志》卷1:石角镇在“南五十里”。(1)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南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角,人口 8330。因临北江信地角有一块带尖角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兴隆卫:处洞河“源出苗境,东流经处洞,至卫城西,有兴隆大河及兴隆小河流合焉,又东入镇远府之镇阳江”。
又名谢眺楼、谢公楼、叠嶂楼。南齐谢眺建。在今安徽宣州市城内。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改名叠嶂楼。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诗云: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睛空……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杜牧 《题宣城开元寺
一名蒋家集。即今河南固始县东北三十里蒋集镇。明嘉靖 《固始县志》 卷3 《集市》: “北有蒋家埠。”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 置,属荆州。治所在信陵县 (今湖北秭归县南)。魏灭蜀后,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 (今四川巫山县)。西晋咸宁元年(275) 改为建平郡。太康元年 (280) 灭吴,将两建平郡合
在今河南南阳县南。《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 “有南就聚”。《水经·淯水注》: “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
在今山东邹城市北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距越山”条下:“又有岗山,《志》云:山分南北两冈,并高耸。”在山东省邹城市区北。以山北麓分布在长约300米俗称“狼沟”山峪中的摩崖石刻著名。北周大象二年(
①宋置,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延水关。《明一统志》卷36延安府:永宁关“在延川县境,路通绥德。宋置,元废”。②亦名延绥关。北宋置,在今陕西清涧县东七十里。后废。③金改永宁寨置,属石楼县。在今山西石楼
亦作制虏台。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明史·四川土司传》: 万历间,雪山国师喇嘛等 “围漳腊,守备张良贤破之。……又犯制台,良贤复击之”。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又攻制虏台,前后斩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