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流县
东魏武定七年(549)改都昌县置,为东海郡治。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北齐废。
东魏武定七年(549)改都昌县置,为东海郡治。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北齐废。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芝山“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②在今江西波
①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朐县: “石膏山,洋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 《水经·巨洋水注》: 洋水 “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东南径逢山祠西。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即石膏山也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南修仁村。《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叶田口” 条: 修仁堡 “在府南……江防巡哨处也”。清置,即今广东省南雄市西南修仁。为江防哨所。
清同治间筑城,即今甘肃西峰市。光绪《甘肃新通志》卷9:西峰镇“城周三里许,外环市廛,民居稠密,为繁盛首区”。
①在今湖北蒲圻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黄葛山 “在蒲圻县东三十五里。上有黄柘湖,盈涸无定。《县志》: 葛洪遍游名山,至蒲圻丫髻山,距山十余里,复有山对峙,因栖其上。昔有黄真人居此,人遂称为黄山
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与蒙古国接界。《魏书·太祖纪》: 登国五年 (390),“夏四月丙寅,行幸意辛山,与贺驎讨贺兰、纥突隣、纥奚诸部落,大破之。六月还幸牛川”。古山名。又称意亲山(《资治通鉴》)。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大险溪“在县东百里。又有小险溪,下流俱入于渠江”。
又名折多河、瓦斯沟河。在今四川康定县中部。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泸河源出折多山西南。东流七十里至炉。” 此水有南、北二源: 北源名雅拉河 (雅拉沟河),源出大炮山 (海拔4904米);西源名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清音阁。明胡世安 《登峨山道里纪》: “当两桥间有清音阁。其上小阜一亭,旧名接王亭。……亭于合溪之上曰琉璃水亭。后数武创一大楼名洗心台,白衣阁左少进湾内为广福寺。” 民国
即今福建石狮市东祥芝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 移祥芝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