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渡

官渡

①又作官度。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十二月,公军官渡”。著名的官渡之战即发生在此。

②滇池边的古渡口。宋大理置,在今云南昆明市南郊官渡镇。元初 《创建妙湛寺碑记》: “滇城之巽隅二十里,有郭曰蜗洞。……乡士大夫游赏,缆船于渡头,吟啸自若,陶陶而忘返,命之曰官渡。”


(1)在河南省中牟县城东北2.5千米处。现有官渡桥村,因傍官渡水而得名。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即在此。据《中牟县志》载:“林柜坡,在中牟县东北一十里,曹操驻兵官渡,引河水于地中,覆之以土,灌袁绍军处。”林柜坡距官渡3.5千米许,有一村庄名草场,因当年曹操在此存放粮草而得名。官渡10千米外霍庄村,村西有一荒岗,荆棘丛生,传为袁绍屯兵处,故名袁绍岗。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2)村名。在安徽省全椒县东南部,滁河北岸。属武岗镇。人口600。因古为滁河中游驿路重要渡口,故名。特产莲子、菱、藕。有服装、手工艺、粮油加工等厂。为全官公路终点。滁河有汽车轮渡,通木船。


猜你喜欢

  • 盱眙军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升盱眙县置,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四年 (1130) 废军为县。绍兴十二年 (1142) 复升县为军,后没于金。绍定四年(1231) 改为招信军。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

  • 铜鼓卫

    明洪武三十年 (1397) 改铜鼓千户所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二年后废。建文四年 (1402) 复置,清雍正五年 (1727)改置锦屏县。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铜鼓千户所

  • 南溪

    ①古称龙舒水。即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之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岳西县境内主簿原,东北流经舒城、庐江二县入巢湖。《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南溪 “在县城南。发源于县西百五十里之孤井,东南流经七门堰入

  • 武思江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贵县 “泛水江” 条下: “又有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自郁林州博白县流入界,俱注入郁江。”

  • 蒸湘

    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与漓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与潇湘、漓湘合称“三湘”。

  • 永宁寨

    ①北宋置,属石楼县。故址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六十五里黄河东岸枣庄子村北。金改为永宁关。②元改水澳寨置,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置永宁卫。北宋置,在今山西省石楼县西北、黄河东岸。属

  • 角里

    即甪里。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

  • 短李亭

    又名四望亭。唐建。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北宋苏轼有诗: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又称四望亭。唐太和中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南。北宋苏轼诗:“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 秀水县

    明宣德五年(1430)分嘉兴县置,与嘉兴县并为嘉兴府治。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因秀水为名。1912年与嘉兴县合并为嘉禾县。古旧县名。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嘉兴县地置,治今浙江省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

  •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