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齐哩河
又作米齐尔河。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北泥鳅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密齐哩河 “在 (墨尔根) 城东北五百九十里。源出额尔克山,南流会穆鲁尔河”。
又作米齐尔河。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北泥鳅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密齐哩河 “在 (墨尔根) 城东北五百九十里。源出额尔克山,南流会穆鲁尔河”。
旧名杜家水口镇。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三十里垛石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济阳县西北有垛石桥。
从山东临城 (今枣庄市西薛城) 至枣庄(今枣庄市)。全长28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1911年动工修建,1912年建成。该支线专为运煤而设。今称枣庄西。
即佛宫寺释迦塔。在今山西应县城内。即“佛宫寺释迦塔”。
即今新疆拜城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6: 拜 “地饶水草,城距山岗,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东西二门”。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拜,“回语,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牲畜,故名”。清光绪八年 (1
在今福建明溪县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石峡涧在县西南二里。流出山下,合于腰带水。”
在今广东新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新丰县: 玳瑁水 “在县东。县境又有公庄水,皆东南流,入归善县界,注于东江”。
北魏置,属巴州。在今四川阆中市。《魏书·僚传》: 孝昌中,“ (魏) 子建启以 (隆城) 镇为南梁州”。《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529),“又立隆城镇”。胡三省注: “宋白曰: 取其连冈地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十五里。纡回起伏,凡景奇胜。《元和志》卷29龙溪县:“县东十五里至山,险绝无路。”《清一统志》谓即好景山。②一名石虎山。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漳浦县:好景山在“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寰宇记》卷88富顺监:“同心山在城东五里。”《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同心山,“《图经》:在监东七里。尖峰上有古木一株,迥然众山中。元祐、绍圣间,邦人吕霆、吕造读书其上,俱以文显
即青石岭。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后汉书·西羌传》: 元初四年 (117),“冬,任尚将诸郡兵与马贤并进北地击狼莫,贤先至安定青石岸,狼莫逆击败之”。即此。古山名。又称青石原、青石岭。在今甘肃省泾川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