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寺头镇

寺头镇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寺头村。因有保宁寺而得名。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北有寺头镇。

②即寺前镇。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里寺前镇。


在山东省临朐县西部。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寺头村,人口 1200。因村中演德寺为附近红门寺、予部寺之首,故名。1952年为临朐县第六区,1956年改称寺头区。1958年成立寺头公社,1984年置寺头镇。2001年吕匣镇并入。寺头石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黄烟,养蚕业为传统副业。特产香椿、柿饼、板栗、丹参、枣仁、全蝎。矿产有石灰石、金、银、铜、铁、宝石等。有林场、金矿、铁矿及量具、建材、挂毯、餐具、铝合金等厂。临九、五寺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岳 (嶽) 市

    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南岳区南岳镇。《清一统志 ·衡州府二》: 岳市 “在衡山县西北三十里岳庙前。四方人民,环庙而居,为岳市。旧有巡司,今裁”。

  • 和平墟

    即今广西藤县西北和平镇。清同治 《梧州府志》 卷2藤县: “和平墟 (在) 四十六都罗龙里。”

  • 苻离县

    即符离县。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八里老符离集。《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讨庞勋,张玄稔 “直趋苻离”。即此。

  • 铜斗山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29抚州金溪县: 铜斗山,“曾文昭公 《铜斗院记》 云,在金溪县南二十里。山能出云雨,弭灾害,为一州七县之望”。《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铜斗山在 “县西

  • 海瀛山

    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抚仙湖中之孤山。《方舆纪要》 卷115澂江府江川县: 海瀛山 “在府东南。特起湖中,四壁如削,凭虚视下,竞秀争流,一名孤山”。为游览胜地。

  • 泰宁城

    清雍正九年 (1731) 建,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街村)。因七世达赖喇嘛移居惠远庙,故建土城驻兵保护。

  • 居鹿山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105象州: 居鹿山 “上有鹿池水。《九域志》 云:天欲雨,山上云气如鹿”。

  • 筰都国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

  • 静海制置院

    南唐于海陵县东境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吴越王弘俶遣上直都指挥使路彦铢攻宣州,罗晟帅战舰屯江阴。唐静海制置使姚彦洪帅兵民万人奔吴越”。显德五年 (958)

  • 回舍镇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东回舍镇。《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回舍镇“在平山县西二十里,有土城。明嘉靖二年筑,周二里,外有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