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南海

小南海

①又名龟亭、龟停山、龟停子、车停子。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为江中小岛。唐、宋时上有观音庙,故名。民国《巴县志》卷1:“龟亭山……土人呼为小南海。”

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海乡境、邻湖北咸丰县。是清咸丰六年(1856)五月大地震山崩地陷而成。光绪《黔江县志》卷5:“后坝许家湾,距县治六十余里,溪口有山矗起,倏中断如截,响若雷霆,地中石亦迸出横飞,旁击压毙居民数十余家,溪口遂被堙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二十余里,土田庐舍尽被淹没,今设舟楫焉。朝阳山寺本一小岭,水盛时适没寺址,四面汪洋,宛若金、焦。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湖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一里,面积2.74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28米,最深处47米。大地震后地貌遗迹保存完好。


(1)本名小瀛海。在重庆市黔江区北南海乡与后坝乡之间,距县城32千米。系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壬子大地震”形成。面积2.7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余米。水势浩渺,波涛激荡,因以海名。湖中多岛,有朝阳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湖面上飞禽追逐,风帆似点;四周山林翠拥,田畴碧连。浮光耀彩,清幽秀美,曾有“不异洞庭,近似蓬莱”之誉。近年已辟为旅游区。 (2)在陕西省南郑县城南约35千米的牟家坝南丛山中。双峰壁立,陡峭悬绝,山麓交歧处,洞开一穴,水从中出,汇成巨池,故名。洞中钟乳石参差,状态万殊,可秉烛入洞游览。洞口外有虹桥二拱,上建观音殿一座。山势高耸,林木茂密,为避暑胜地。


猜你喜欢

  • 蒲反县

    西汉改蒲坂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东汉复改蒲坂县。即“蒲坂县”。

  • 中峒隘

    清顺治十八年(1661)置,属罗城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柳州府》:中峒隘“在罗城县西南三十里。路通庆远,环隘皆山”。

  • 津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南。《水经·淮水注》: “永和 (安) 中,患 (樊梁) 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

  • 仓头镇

    ①即今江苏句容县北仓头村。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6:“仓头市在句容县仁信乡,去城九十里。”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句容县图:北有仓头。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句容县北有“仓头镇”。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仓

  • 宿军城

    十六国后燕、北燕时辽西重镇。曾为平州治。故城即今辽宁北镇县。《资治通鉴》: 东晋元兴元年 (402),“高句丽攻宿军,燕平州刺史慕容归弃城走”。十六国后燕、北燕时辽西重镇。在今辽宁省北宁市。曾为平州治

  • 战鸟山

    本名孤圻山。又名磕山、灵山。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五里长江中板子矶。唐杜佑 《通典》卷181宣州南陵县: “有战鸟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昔桓温举兵东下,住此圻,中宵鸟惊,温谓官军围之,既而定。群鸟惊

  • 天柱县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天柱千户所置,属湖广靖州。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崇祯十年(1637)迁治龙塘(今天柱县东十里社学乡田心寨),改名龙塘县。后仍还故治,复名天柱县。清雍正五年(1727)改属贵州

  • 西乐设治局

    1943年1月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所在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2月裁撤。1940年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裁撤。

  • 临河设治局

    1925年析五原县西境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强油房 (今内蒙古临河市)。1928年属绥远省。1929年改为临河县。1925年由五原县析置,治强油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929年升县,隶绥远

  • 沙谷津

    北宋咸平四年(1001)置,属保德军。在今山西保德县北。为黄河津渡。故址在今山西省保德县北。北宋属保德军,金属河东北路。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