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祉镇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首祉乡。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嘉靖四十年(1561)葺寨为城。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首祉乡。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嘉靖四十年(1561)葺寨为城。
即今青海玛沁县东北拉加乡。1935年置同德县于此。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第七章: “拉加寺在贵德县之西南,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之中心,地当果洛克等五族运粮之孔道,形势扼要……二十四年改为同德县治。”
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 卷18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因名。北魏属沧州。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明《帝京景物略》卷2:“灯市者:朝逮夕,市;而夕逮朝,灯也。市在东华门东,亘二里。市之日,省直之商旅,夷蛮闽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皆集。”清朱新、缪荃
亦作大溪山。又名大渔山。即今香港西南大屿山(大豪岛)。《舆地纪胜》卷89广州:大奚山,“《南海志》,在东莞县海中,有三十六屿,居民以鱼盐为生。《朝野杂记》云:大奚山者在广东岛中,庆元三年提举徐安国捕盐
①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仙台山。《尚书·禹贡》: “夹右碣石入于河。” 秦始皇、汉武帝皆曾东巡至此登临观海。东汉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用兵乌桓过此,作 《观沧海》 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古楼附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努尔哈赤在此战败扈伦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为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基础。古山名。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古楼附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里伊河北岸大章乡。清乾隆《嵩县志》卷12:“地为西南山孔道,市廛较盛。”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冈山镇。原名阿公店。日本占领期间改名冈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冈山镇。因附近有大小冈山为名。《清一统志·台湾府》:大冈山“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山顶险峻,上有巨冈,可望不可登
即正洲隘。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正州场)。清同治 《高县志》 卷6: 哨楼山“在正州。突兀高朗,登临四顾,群山在目。曩时镇雄夷猓相侵,居民于此建楼探哨,故名”。
(1)村名。在云南省泸水县西部。明属茶山土司,清属永昌府保山县登埂土司。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为英国侵占。根据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的规定,于1961年交还中国。(2)见“古鲁纳木吉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