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岭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九里。原名小焕岭。又名唤岭。1940年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迁此,改名小花岭,意为革命之花。后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师。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九里。原名小焕岭。又名唤岭。1940年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迁此,改名小花岭,意为革命之花。后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师。
明嘉靖四年(1525)置,治所即今福建周宁县(周墩)。后废。古县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来犯,东洋乱,宁德知县请建行县于周墩,即治今福建省周宁县。后废。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于故复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清初废。
在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胡家港堡 “明初置,有兵戍守,属金山卫”。洪武初,设金山巡司于张堰镇,十九年(1368) 徙此。
①即今云南永平县东南六十里龙街彝族乡。清有外委把总驻防。民国初设县佐于此。②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乡。大理时名碌云异城。元、明时为江川县治。集镇名。(1)在云南省元谋县北部、金沙江南岸。江边乡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乌兰乌苏镇。《元史·明安传》: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别失八喇哈孙盗起,诏以兵讨之,……贼军再合四千人于忽兰兀孙,明安设方略与战,大败之”。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郑和群礁西南约六十里, 西距大现礁三十七里。为圆形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东南角。1935年公布名称为小觅出礁。1947年改名小现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小现礁“为一圆
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百里。《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 (721),“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追至骆驼堰”。即此。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唐开元九年
在今江西宁都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宁都县: 清音水 “源出东北天株山,过径步、钓峰、绵口、陈池、城口、崔坊,会王观渡诸处而入西江”。《清一统志· 宁都州》: 清音水 “在州北二十里。源出天株
唐乾元二年 (759) 改安丘县置,属密州。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复名安丘县。后唐同光初又改辅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 改为胶西县。古县名。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安丘县
在今云南武定县北。《方舆纪要》卷116武定军民府:红崖峡在“府东北四十里。东枕溪流,险峻难涉。宏治中,土知府凤英始筑路以便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