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

①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在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四川江津、永川等市县以北,陕西佛坪、西乡、镇巴和四川城口、开县、大竹、邻水以西,嘉陵江流域以东地区。乾元元年(758)废。作为地区直至五代仍沿用。

②唐方镇名。至德元年(756)置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广德元年(763)升为节度使,寻降为观察使,治梁州(后升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东)。领梁、洋、集、壁、文、通、 巴、兴、凤、利、开、渠、蓬十三州。建中元年(780)升为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增领果、阆两州。此后辖境逐渐缩小。景福元年(892)为李茂贞所据,仍领兴元府及集、壁、文、通、巴、开、渠、蓬八州。天复二年(902)又为王建所并。至天祐末所领仅限兴元一府。五代地属前、后蜀。北宋初废。


(1)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西部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采访处置使治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秦岭山脉及支脉嶓冢山以南,汶水河、子午河、大巴山和四川省开江、大竹、邻水等县以西,嘉陵江和阆中、南部、西充等市县以东;重庆市涪陵区、开县以西,永川、大足等市县以东,江津、南川、武隆等市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废。(2)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年)置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广德元年(763年)改为观察使,治梁州(后升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东),领梁、洋、集、壁、文、通、巴、兴、凤、利、开、渠、蓬十三州。建中元年(780年)升为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增领果、阆两州。此后辖境逐渐缩小。景福元年(892年)为李茂贞所据,仍领兴元府及集、壁、文、通、巴、开、渠、蓬八州。天复二年(902年)又为王建所并。至天祐末所领仅限兴元一府。五代地属前、后蜀。北宋初废。


猜你喜欢

  • 起步溪

    即今福建罗源县北五里起步溪。《清 一统志·福州府一》: 起步溪 “源出县西北善化里山顶,南流合松崎港”。

  • 金井城

    在今陕西柞水县东北。《水经·沔水注》:甲水 “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即此。

  • 宋广县

    南朝宋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梁为宋广郡治。隋开皇十七年(597)改为新化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陆屋。属合浦郡。梁为宋广郡治。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改

  • 冻噶尔宗

    又作洞呷、洞嘎。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北东嘎。“冻噶尔”,藏语意为白山梁。

  • 柏畅亭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十五里东柏畅。汉元朔五年 (前124) 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亭侯。《寰宇记》 卷60临城县: 百畅亭,“ 《水经注》 云,泜水东经百畅亭,亭在今县西”。即此。

  • 大姥山

    ①即今浙江缙云县西大母山。《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大姥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巉岩,下有石室,可容数百人”。②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01建州浦城县:大姥山“在县东北七十里。《记》云,大

  • 遇明河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宋史·河渠志六》:崇宁二年 (1103) 十二月,“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毕工”。今堙。

  • 青蓝头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东北。明洪武中置巡检司于此,属文昌县。

  • 四排墟

    亦作四牌墟。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四排乡。旧属修仁县。清光绪《广西舆西全图》修仁县图:西有四排墟。

  • 挂喇尔屯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苏赫基诺以东。《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索伦部博穆博果尔之乱,“遣阿哈尼堪巴山郎图萨禄率两甲喇兵,往攻挂喇尔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