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崖门

崖门

即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在崖山与汤瓶嘴山间,形如门,故名。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戊寅六月,祥兴帝迁于崖山。崖山在海中,两山相对,势颇宽广,中有一港,其口如门,可以藏舟。(张)世杰以为形胜之地,乃屯驻于此。”


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40千米处。为珠江出海口之一。山称崖山,口称崖门,又作厓门,海河交汇,奇石耸立。《广东新语》:“厓门,在新会南,与汤瓶山对峙,若天阙,故曰厓门。”为潭江和西江分支的出海口。口外为黄茅海,高栏列岛横亘其外。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追击南宋帝赵昺君臣至崖门一带,南宋军苦战兵败,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帝昺在御舟投海殉国。明代御史徐瑁为纪念南宋帝君臣,把奇石上原刻的“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凿去,改刻为“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现石上的“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为1962年诗人、戏剧家田汉所书。明弘治年间为纪念杨太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而修建大忠祠、全节庙(亦称慈元庙)、义士祠和杨太后陵墓等。明学者陈白沙亲自撰写《慈元庙碑》,记述其事。清时设千总驻守。1939年日本侵略军毁坏祠庙。建国后重建部分建筑。现遗址及碑刻等古迹尚存,并有文物陈列。


猜你喜欢

  • 金乡堡

    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掠汝阳之金乡堡、祖师庙”。

  • 循江

    即今广东龙江、东江。《元和志》 卷34兴宁县: 循江 “西自河源县界流入,西去县五十里”。即今广东省东江。

  • 勐 (猛) 列村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119 威远御夷州: 猛列村,“ 《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

  • 云泉山

    又名赐儿山。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三里。清《畿辅通志》卷65:云泉山“上有寺,一名赐儿山。《县志》案: 山以寺得名, 赐应作夺。国朝杨国声《云泉山记略》:张家口城倚乱山之麓,其西北一峰,峻嶒秀拔者为云泉山

  • 梅花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镇东卫。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属镇东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 和义县

    亦作义和县。隋大业十二年 (616) 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元和志》 卷33和义县: “以招和夷僚,故以和义为名。” 唐武德元年 (618) 改属泸州。贞观八年 (634) 改属荣州

  • 芙蓉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北。《元和志》卷30芙蓉县:“置在芙蓉山上, 因为名。”后移于山东三里。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今贵州省遵义市东北。

  • 昌润渠

    在今宁夏平罗县东。清雍正六年 (1728)循黄河支流六洋河之旧迹疏浚而成。《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昌润渠 “本朝雍正六年既开惠农渠,复即旧河疏其淤塞。重筑湃岸于渠口……两旁分支渠数十道, 溉田万条顷

  • 大庆殿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宫城中的重要宫殿。是宣德门内的正殿。《宋史·地理志》:“旧名崇元,乾德四年重修,改曰乾元,太平兴国九年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道三年改今名。”《东京梦华录》卷1:“每遇大

  • 永宁监城

    亦作永平监城。明永乐七年(1409)建。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镇。明《辽东志》卷2:永宁监城在“盖州南一百五十里,隶苑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