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山
亦名石甑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寰宇记》卷93钱塘县:“巨石山在县南三里。《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儒云:巧绝人工。山北有落星二石。吴越王钱氏号寿星宝石山,后改为巨石山。”宋《淳祐临安志》卷8:“巨石山一名石甑山。”
亦名石甑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寰宇记》卷93钱塘县:“巨石山在县南三里。《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儒云:巧绝人工。山北有落星二石。吴越王钱氏号寿星宝石山,后改为巨石山。”宋《淳祐临安志》卷8:“巨石山一名石甑山。”
在今安徽和县西南、含山县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铜城堰 “在历阳县西南六十里,分属历阳、含山两县。周回几一百里,散注田三千顷,皆膏腴,赋入当本州十之三”。
即今湖北红安县东南五云山。《清一统志·黄州府一》:五名山“在黄安县东南二十里。其阴列山如屏,其阳凹嵌如屋,迤而西,有峰如盖,群山合沓,状如窝然。俗因名天窝。林泉木石最为幽胜,中有腴田十余亩,窝内隆冬不
即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三十里柏溪乡。明万历 《祁门县志》 卷4 《乡市》 有柏溪村。
又名百善铺。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记》云:古有百战道也。”
南朝梁置,为静州及梁寿、静慰二郡治。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隋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静州治。贞观八年(634)为富州治。天宝初为开江郡治,乾元初复为富州治。北宋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
唐贞观三年 (629) 置,属羁縻应州。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贵州省雷山县东。属黔州。后废。
在今浙江天台县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南坡。《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崇祯五年(1632)三月十五日,“逾岭而入天封寺,寺在华顶峰下,为天台幽绝处”。
1913年析保山、云龙两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鲁掌 (即今云南泸水县)。民国 《泸水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 “因区域全境俱在泸水东西两岸,故以泸水为名。” 时人以怒江亦名泸水,故名。1929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东北荣丁乡。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荣丁乡在 “县西北三百六十里。有荣丁场”。
在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年孙中山于此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职。其后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的挟制,被迫于1918年5月去职赴沪。1923年3月孙中山在驱逐陈炯明叛军后回到广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