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旗
1933年伪满置,旗府驻地额尔和(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东北额尔和。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设巴彦旗。1947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4月属内蒙古呼纳盟,5月裁撤,并入莫力达瓦旗。
旧旗名。1933年由原布西设治局和西布特哈总管辖区析置,治和礼屯(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北),后迁额尔和(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东北额尔和)。1945年当地解放后仍设巴彦旗。1946年隶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1947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撤销,并入莫力达瓦旗。
1933年伪满置,旗府驻地额尔和(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东北额尔和。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设巴彦旗。1947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4月属内蒙古呼纳盟,5月裁撤,并入莫力达瓦旗。
旧旗名。1933年由原布西设治局和西布特哈总管辖区析置,治和礼屯(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北),后迁额尔和(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东北额尔和)。1945年当地解放后仍设巴彦旗。1946年隶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1947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撤销,并入莫力达瓦旗。
即兀剌海。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
在今四川巴中市城南二里南龛山上。分布在云屏石、山屏石、佛爷湾一带。《清一统志·保宁府》: 南龛山 “在巴州南二里”。现有窟龛一百三十三个,造像二千一百余躯。佛爷湾又名神仙坡,是南龛造像的主要集中区,主
一名狗峡。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径狗峡西,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 形状具足, 故以狗名峡”。《舆地纪胜》卷74归州: 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三十里。据《道经》系七十二福地之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山海经· 中山经·中次三经》: 青要山 “又东十里曰騩山,其上有美枣, 其阴有琈之玉。 正回之水出焉, 而北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正回之水 “出騩山,疆
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北十七里。《魏书·太宗纪》: 泰常八年 (423) 三月,“帝田于邺南韩陵山”。《寰宇记》 卷55安阳县: “刘公斡诗云: ‘朝发白马,暮宿韩陵。’ 东魏丞相高欢破尒朱兆兄弟于此山下,
明置,属越嶲卫。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海棠镇。
又称临淮关。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二十里临淮镇。清乾隆十九年 (1754) 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伸入洪泽湖,三面环水。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淮头,人口4300。
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元丰九域志》卷2保定军: 桃花寨在 “军 (按,治所在今文安县西北新镇) 北七里”。《清一统志 ·顺天府四》: “ 《县志》: 桃花寨今称旋马,一名结连。相传杨延朗所筑。”②在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乐州 (一说隋末萧铣置)。治所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三里凤凰山下。贞观八年 (634) 属昭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移治北乡龙渚市。南宋属静江府,景定五年 (
东魏天平元年(534)析成皋县置,为北豫州及成皋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