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哈左旗
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属伪兴安东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旋废。
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属伪兴安东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旋废。
清置,属清河县。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三十五里涧桥。清置巡检于此。《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涧桥镇 “西有汤家涧。旧引涟、沭二水,以通南北舟楫。今久堙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岐州置,治所在固道郡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元和志》卷22凤州:“因州境有鸑鷟山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河池郡。
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洮儿河支流归流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兀良河“源出沙漠,南流合洮儿河、脑温江入混同江,东流入海”。《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兀良河“在临潢北。《志》云:源出沙漠,东
南齐置,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始兴县西七里。寻改为正阶县。
即今河北青龙县西北都山。唐韩愈《乌氏庙碑铭》曰:乌承玭“从战捺禄,走可突于渤海海上,至马都山,吏民逃徙失业,尚书(承玭)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垒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方舆纪要》卷18大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源县北部析置,属太岳区。治绵上 (今山西沁源县西北)。1945年12月撤销,并入沁源县。(1)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沁源县北,属西河郡。北宋庆历六年(
①亦作涧阳县。西晋太康七年 (286) 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南朝宋改为涧阳县。齐复名简阳县。梁为简阳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②1913年改简州置,后属四川西川
龟、蒙二山的合称。在今山东新泰市南和蒙阴县西南一带。自西北而东南,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诗经·鲁颂·閟宫》:“奄有龟、蒙。”即此。《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尚书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浦庄镇。清同治 《苏州府志》 卷29 《乡都图圩村镇》: 七都十二图中有 “浦庄镇”。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记: “城西南有……浦庄、黄芦、大村等市。”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北。《水经·渭水注》: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水经注疏》:“守敬按,《地形志》 莲芍县有据城。据、居音近,疑即居陵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