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坡山

平坡山

即翠微山。在今北京市西八大处。西山支脉。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山中有平地,故曰平坡。”


猜你喜欢

  • 韦城县

    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白马县南境置,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因地处韦氏之国,故名韦城。属汴州,后历属杞

  • 上容渎

    南朝梁建,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注曰: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后至陈高祖即位

  • 阳桥

    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楚侵及阳桥”。杜注:“阳桥, 鲁地。”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卫伐齐,“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救齐”。

  • 阳素县

    北魏置,属武始郡。在今甘肃临洮县境,隋开皇初废。

  • 天门台

    在今湖南桃江县城关桃谷山附近,北瞰资水,西望桃花江。相传为屈原作《天问》处。昔有天问阁,据传建于唐贞观年间,毁于清道光年间。今存天问阁遗址碑。北侧山下有巨石临江,称天问石,亦称屈子钓鱼台。

  • 涪川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费州置,治所在涪川县 (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置,治涪川县(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

  • 北路右翼右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木胡雷诺扬驿站。

  • 郾县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东晋废。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两汉、魏、晋属颍川郡。东晋废。

  • 河池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凤州置,治所在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凤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

  • 沙岗村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沙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香山县“墟市”有沙岗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