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遥县

平遥县

北魏改平陶县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平遥县。《元和志》卷13汾州平遥县称,“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1265)复属汾州。明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属晋中市。面积 1260 平方千米。人口48.5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陶镇。西汉置京陵县,属太原郡。东汉、魏、晋因之。北魏因避太武帝拓跋焘之讳,改平陶为平遥,自今文水县西南移治今县。属太原郡,同时废京陵县入平遥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县属介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汾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改属汾州。五代、宋、金因之。蒙古初属太原路,至元二年(1265年)还属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属汾州府。清仍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37年属太岳区。1941年析置铁北(亦名平介)、铁南二县。1948年复并为平遥县,并改为市。1949年废市为县,属榆次专区。1958年属晋中专区。1967年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晋中盆地西南部。汾河、惠济河、柳根河、樱涧河、昌源河、官沟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棉花、油料作物为主。特产“平遥牛肉”。矿产有煤、铁、锰、石膏、耐火黏土、石灰石、铝土、白云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建材、轻纺、食品、火柴等。同蒲铁路和108国道、汾屯公路经过县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文庙大成殿、清灵观等,其中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峨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东北。南宋后废。唐置,治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北。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打狗河上游地区。属黔州。南宋后废。

  • 王凤楼村

    即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1946—1950年初为平北县治。

  • 界河关

    明置,在今河南新县南。《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界河关在 “县南百十里。《志》 云,三道河源出于此。关南至麻城县九十里。……有巡司戍守”。

  • 竹谿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郧阳府。治所即今湖北竹溪县。明曹学佺《名胜志》:“以治所在竹溪之北而名。”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 庐江

    古水道名。《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汉书·地理志》 庐江郡:“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水经》:“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此水出于三天子都北麓,流经陵阳县

  • 旧站

    即九站。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北九站乡。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北“二十八里旧站街”。

  • 青木关

    在今四川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青木关镇。清同治 《璧山县志》 卷5: 青木关 “在县东北三十里。《府志》 云: 宝峰山口也,上接缙云,直接嘉陵,下连虎峰,至于岷江,横亘二百余里。驿路达铜梁、合州,此其要隘

  • 白鹤山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寰宇记》卷98临海县:白鹤山“在县东二十里。上有深湖,中有磐石,前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乱”。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寰宇记》卷94引《吴兴记》云:“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

  • 石步港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摄山西。宋《景定建康志》卷19:石步港“在上元县长宁乡,去县四十里”。又引石迈《古迹编》云:“摄山西,花林市之东,有曰石步港,西连竹筱河,北出大江。”宋置石步砦巡司于此,为滨江戍守

  • 红花山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红花山在“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