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法寺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北。为金川土司著名喇嘛寺庙。清乾隆《金川琐记》卷1:广法寺“本名雍市喇嘛寺,距崇化屯署三里。由来既久, 日就荒废。乾隆四十一年帑项重修,赐名广法寺,并赐御书,‘政教恒宣’扁额”。今寺仍存。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北。为金川土司著名喇嘛寺庙。清乾隆《金川琐记》卷1:广法寺“本名雍市喇嘛寺,距崇化屯署三里。由来既久, 日就荒废。乾隆四十一年帑项重修,赐名广法寺,并赐御书,‘政教恒宣’扁额”。今寺仍存。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又名铜塘山。在今江西上饶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上饶县: 封禁山在 “府东南八十五里。一名铜塘山。险塞危峻,为郡之要害。中产铜铁。景泰中,福建沙县寇邓茂七盗冶铜铁,剽掠永丰,知县邓显追捕遇害
即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旧为永绥厅治。光绪《湖南通志》卷1永绥厅图:西南有吉多铺。
即扎萨克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元年(477)春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同年秋七月,“太和、安昌二殿成”。太和十六年(492)“十有一月乙卯,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安昌殿
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史记·魏世家》: 文侯十七年 (前430),西攻秦,“筑雒阴”。《正义》 引 《括地志》: “雒阴在同州西也。”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
又名南山。在今云南楚雄市。《清 一统志·楚雄府》: 雁塔山 “在楚雄县城南门内,即古金矿山,为郡学案山”。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叠溪千户所。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团结村。《方舆纪要》 卷73叠溪所: 郁即长官司在 “所西十五里。……领松坪等五砦”。清初废。
即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之兴化。清末刘永福曾据此。《清史稿·越南》:光绪九年(1883),法侵略军“进攻山西,破之,刘团溃,永福退守兴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