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湾镇

庙湾镇

①明置,属山阳县。即今江苏阜宁县治。《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庙湾镇在 “府东北百八十里。为滨海冲要处。亦曰庙湾场。嘉靖中,倭寇往往阑入于此”。明于此置巡司。清雍正九年 (1731) 于此置阜宁县。

②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牧乡。清雍正十年(1732) 庙湾巡司移驻于此。乾隆二十六年 (1761)改称庙湾。

③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三十里庙湾镇。旧属汝阳县。清设巡司于此。

④清置,属耀州。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阜宁县阜城镇。旧属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为滨海冲要,有盐场,海舟鳞集,商货阜通。明初设巡检司戍守,后因倭患,万历中添设游击驻防,二十二年(1594年)筑城。清设海防同知和游击协守。雍正九年(1731年)置阜宁县治此。1949年改名阜城镇。(2)今镇名。(1)在河南省平舆县东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3300。因村在洪河弯曲处,有庙宇,故名。1956年设庙湾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油菜籽和山羊皮。公路接平上公路。古迹有台子寺遗址。(2)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1450。清末以地处河湾,镇南有庙而得名。1956年置庙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撤,1984年设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及棉花、油菜籽、烤烟、大麻。有陈家山煤矿。公路通城关镇。


猜你喜欢

  • 比渡坡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比渡坡在大方东南。《志》云,渡六归河至比渡坡,趋以列箐,道险隘。”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4大定府:比渡坡“在城东南五十五里,渡六归河而赴以列箐

  • 浐村堡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诚州。当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

  • 滩头站

    元置,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

  • 梓山墟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二十里梓山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有梓山墟。

  • 湟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西都县置,为鄯州治。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取湟水为名。大业初为西平郡治。唐初复为鄯州治。安史乱后,陷于吐蕃,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都县改置,治今青海省乐都县

  • 开光寺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广丰县:“县东路出东门,五里至小坝头,又十里至大石山,又五里至杉溪,又十里至柴村��, 又五里至边山�&

  • 石梁河

    ①又名石梁涧、石梁溪。即今安徽天长市北白塔河。源于来安县西,东流入高邮湖。《南齐书·高帝纪》:南朝宋泰始间,萧道成破薛安都军,“进屯石梁涧北”。即此。②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濡须水。因濡须水流经七宝、濡须

  • 大汾汛

    在今广东东莞市北十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73兵防:东莞县有“左哨二司把总一员,分防大汾汛”。

  • 信安山

    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黔州信宁县: “隋置信安县,取界内山名。”

  • 清苑河

    亦名沈水。即古卢水。源于河北满城县东一亩泉,东南流绕保定市城,东入大清河。《明一统志》 卷2保定府: 清苑河 “在府西二里,源自鸡距泉,至此分流绕城南北,至东合流入黄狗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