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滩镇

庙滩镇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三十四里庙滩镇。清有外委驻防。


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汉水西岸。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滩,人口2万。清咸丰年间,汉水因洪水改道形成沙滩,人们在此垦田并建有杨泗庙,故名。1952年属庙滩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2001年黄畈乡并入。东北部为汉水冲积平原,余为丘陵。黄畈河、高桥河流经。产稻、小麦,多鲜鱼。特产油茶、茶叶等。小水电较发达。有线毯、陶瓷、罐头、印刷、家具、砖瓦等厂。207国道、石庙公路会此。


猜你喜欢

  • 新住镇

    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乡。《清 一统志·西安府三》 “灞桥镇” 条下: “又有新住镇,在(咸宁) 县东三十里。亦曰新筑镇。”

  • 革儿昔

    亦作吉力石。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的锦石 (格雷西)。公元15世纪以后为爪哇重要商埠。明马欢 《瀛涯胜览》 “爪哇国” 条: “杜板投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

  • 三灶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三灶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三灶镇在“邑西北十二里。向呼为周家庙,以先有庙而后成市也”。(1)在上海市南汇区中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灶,人口15

  • 恰拉定

    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蛤仔难社

    又作哈仔难。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乾隆间范咸 《台湾府志》 卷1: “ (自山朝社)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深箐鸟道,至者鲜矣。” 清嘉庆十六年(1811) 于此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 (1875) 改为宜兰

  • 法宝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 引 《府志》: “法宝山势接九隆,而沙河限之。异牟寻于此建法宝寺,故名。”

  • 辽泽

    指今辽宁辽河下游河网低洼地区。《新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九年(645),“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即此。隋、唐征高丽路皆由此,迄至辽、金亦为往来辽东的必经之路。契丹族早期和辽代前期以政治中心上京(今内

  • 宜沟驿

    即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四里宜沟镇。《方舆纪要》 卷49彰德府汤阴县 “伏道店” 条: “宜沟驿,县东五十里,为榻河递运所,皆往来必经之道。”

  • 弘农宫

    隋大业初置,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陕县:“大业初(陕)州废,置弘农宫。”《隋书·杨玄感传》:“玄感遂释洛阳,西图关中……至弘农宫。”唐改名陕城宫、避暑宫、芳桂宫。弘道元年

  • 委粟关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水经·滱水注》: 唐水 “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 《地道记》 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又 《新唐书·地理志》 唐县: “北有委粟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