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乐县

康乐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阳乐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隋废。《寰宇记》 卷109袁州万载县: 康乐故城 “宋武帝封临川内史谢灵运为康乐侯,以侯就第即此地也。其城周回山水,谢公无日不宴游。有谢公书堂,石砚犹存”。

②金升康乐砦置,属临洮府。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北康乐乡。元废。

③1940年改康乐设治局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


(1)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阳乐县改名,治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北。属豫章郡。隋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洮河支流三岔河流域。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1361平方千米。人口24.2万,有汉、回、东乡、藏等民族。辖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附城镇。唐天宝三载(744年)置安乐县,属兰州。乾元三年(760年)改为长乐县。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康乐寨。金皇统二年(1142年)升康乐县,属临洮府。元废县。1932年析临洮县设洮西设置局,次年改康乐设置局。1940年改为康乐县。1949年属临夏分区。1950年属临夏专区。1956年属临夏回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和政县,1961年恢复康乐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缘,三岔河及其支流苏集河、胭脂河、流川河流贯。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籽、当归、党参、生地等。林、牧业亦盛。工业有农机、印刷、水泥、化肥等。临蒿、康冶、康广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莲花山、边家林、王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厄 (阨)

    即冥厄。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 《史记·苏秦传》: “魏弃与国而合于秦, 因以塞��厄为楚罪。” 即此。

  • 阿真川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境。《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 光陵

    唐穆宗李恒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光陵在北十五里尧山。”

  • 钳卢陂

    一名玉女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张衡 《南都赋》: “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元和志》 卷21穰县: “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 望汉城

    唐吐蕃筑。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部或小金县东境。《资治通鉴》: 唐大历十二年 (777),“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胡三省注: “吐蕃筑城于西山以望蜀,因名望汉城。”在今四川省理县东。唐大历十

  • 竹园铺

    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南四十五里竹园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9犍为县有竹园铺。清属荣县。嘉庆《四川通志》卷89荣县:竹园铺“在县西八十七里”。1951年划归井研县。

  • 冰沟山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冰沟山“在碾伯县东,接庄浪界。羊肠七十余里,为郡境咽喉孔道”。

  • 葛砧山

    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八里。《明一统志》卷74四川行都司会川卫: 葛砧山 “上产石青,有四色”。

  • 西把截堡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七十里西营。《清一统志·凉州府二》:西把截堡“城周一里,其西隘口有三,今设守备”。

  • 舍 (捨) 资千户所

    元初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安南道防送军千户。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名舍资千户所,寻改安南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