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寺
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金代被毁。
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建,本名独居寺,唐开元十七年(729年)改名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改名开宝寺。寺内有灵感塔。靖康年间毁于兵火。
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安远门里上方寺西。旧名独居寺。北齐天保十年(559)建。唐开元十七年(729)改曰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改名开宝寺。北宋政府曾在该寺开设礼部贡院,更使其名声大震。金代被毁。
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建,本名独居寺,唐开元十七年(729年)改名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改名开宝寺。寺内有灵感塔。靖康年间毁于兵火。
即桐源墟。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大同江上游平安南道宁远附近。东汉改为乐都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宁远附近。属乐浪郡。东汉改名乐都县。
即革儿昔。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锦石。《明史·苏吉丹传》:“苏吉丹,爪哇属国,后讹为思吉港。国在山中,止数聚落。酋居吉力石。”
即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明时尝置巡司于此。
①隋开皇末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 (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大业三年 (607) 改为涪陵郡。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涪陵市)。《元和
即今吉林大安市北洮儿河。源出大兴安岭索岳尔济山,东南流入嫩江。《魏书·勿吉传》:“初发其国,乘船泝难河西上,至太沵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即“太鲁水”。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8北流县 “双威镇” 条下: “又有游鱼砦,在县南山中,乡人避兵处。成化二年 ‘贼’ 邓辛酉据此,掠广东信宜县境,官军讨平之。”
一名鄂山。在今山西乡宁县东三十里。《隋书· 地理志》: 文城郡昌宁县有 “崿山”。即此。
亦曰小官镇。明洪武九年 (1376) 置,治所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清雍正二年 (1724) 改置金山县。乾隆十七年 (1752) 省卫。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即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金山卫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昆亭镇。《清一统志·浙江统部》: 浙江提督设把总驻此。又 《宁波府》: 昆亭寨 “在镇海县南一百四十里,北接穿山,东接霩, 有官兵防守”。在今浙江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