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湖
亦名滮湖。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县 “鸳鸯湖” 条: “鸳 (鸯) 湖之水与其支流至城东南二里,会于彪湖,亦名马肠湖。又循城而北,与秀水合,会于运河。”
亦名滮湖。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县 “鸳鸯湖” 条: “鸳 (鸯) 湖之水与其支流至城东南二里,会于彪湖,亦名马肠湖。又循城而北,与秀水合,会于运河。”
又作伊通边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故址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一统志·吉林二》:伊屯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
在今河北东光县南。《隋书·地理志》:东光县“有天胎山”。《方舆纪要》卷13东光县:天胎山在“县南十里。土阜隆起,南临靳河。一名天台山”。
北宋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大海中大万山岛。《明史·地理志》:东莞县有老万山。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老万山“在大奚山西南洋海中。周回过于大奚。林木箐森。昔万贼巢此,故名”。《方舆纪要》卷101新安县“大奚山”
北宋置,属澧州慈利县。故址即今湖南桑植县。明于此置安福守御千户所。
辽穆宗 (951—969) 时置,属上京道。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五十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敖汉旗东北木头营子乡新民村。金废。辽穆宗置,治永安县(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新民村)。辖境约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敖
亦作建宁县。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改建宁左郡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南齐为建宁左郡治。隋开皇初废。
北宋置,为通州八盐场之一。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南二十里余西乡。
①北宋置,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十里临津乡。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临津县置,属普安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9历城县: “历水在县东门外十步。按晏谟 《三齐记》 云,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 《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鹊山湖 “湖北岸有鹊山,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