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恩州

恩州

①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治所在齐安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阳江二市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恩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恩州,大顺二年 (891) 移治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北宋庆历八年 (1048) 改为南恩州。

②北宋庆历八年 (1048) 改贝州置,治所在清河县 (今河北清河县西城关乡)。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县、山东武城县地。金移治历亭县 (今山东武城县)。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历亭县入州。明洪武二年(1369) 改为恩县。

③辽置,属大定府。治所在恩化县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西桥乡东土城子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境。金废。


(1)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置,治齐安县(至德中改为恩平县,今广东恩平市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恩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恩州,大顺二年(891年)移治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江、恩平二市地。宋属广南东路。庆历八年(1048年)因河北路有恩州,改名南恩州。(2)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改贝州置,治清河县(今河北清河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故城、清河二县,山东省武城县及平原县、德州市部分地。金初徙治历亭县(今山东武城县东北旧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县入州。辖境缩小,仅相当今山东省平原县西部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恩县。(3)辽太宗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东南西桥乡东土城子。开泰中置恩化县为州治。属中京道。金废。


猜你喜欢

  • 龙华寺

    在今上海市西南龙华镇。相传为五代吴越时建。一说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寺内古龙华塔,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始建。唐末毁。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重建。寺因塔名。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据文献

  • 定安州

    金贞祐二年 (1214) 升定安县置,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蔚县东北地带。元废为县。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定安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属蔚州。元复降为定安县。

  • 景德观

    一名铁柱宫。即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棋盘街东之万寿宫。《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铁柱宫 “即延真宫也。旧名铁柱宫,政和赐今额。道书《灵验记》 云: 铁柱,晋许真居所铸”。《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 位丰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位州。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 玉楼店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北二十里望鲁店。《方舆纪要》卷34茌平县:玉楼店“相传鲁仲连所居。亦名鲁连村”。光绪《山东通志》卷36称:“今为望鲁店。”

  • 杨家店

    ①即今河北迁安县西二十里杨店子镇。民国《迁安县志》卷3市集有“杨家店”。②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六十里杨店。明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二十四里杨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

  • 司前溪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一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司前溪“出大万山,东北流,入于铜仁大江”。

  • 大小榆谷

    又称二榆。为大、小二榆谷的合称。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东汉时为羌族居地。《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元年(87),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

  • 朶甘丹招讨司

    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朶甘卫都司。治所在朵曲卡(今四川石渠县)。后废。

  • 荒谷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西。《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8),楚伐罗,罗与卢戎大败楚师,“莫敖缢于荒谷”。即此。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年):楚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