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
即慧山。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
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有九峰,蜿蜒如龙,又称九龙山。相传因西域僧慧照居此,得名慧山;又以泉水著称,亦称惠泉山。周约20千米。主峰三茅峰,海拔328米。主要由砂岩组成。东麓惠山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相传唐陆羽品定其为“天下第二泉”。泉旁有古建筑和元赵孟等所书石刻。明代江南名园之一寄畅园亦在东麓。辟有国家森林公园。1958年开凿映山湖,将其和锡山景区连成一片,辟为锡惠公园。
即慧山。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
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有九峰,蜿蜒如龙,又称九龙山。相传因西域僧慧照居此,得名慧山;又以泉水著称,亦称惠泉山。周约20千米。主峰三茅峰,海拔328米。主要由砂岩组成。东麓惠山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相传唐陆羽品定其为“天下第二泉”。泉旁有古建筑和元赵孟等所书石刻。明代江南名园之一寄畅园亦在东麓。辟有国家森林公园。1958年开凿映山湖,将其和锡山景区连成一片,辟为锡惠公园。
即唐兀。元时蒙古人对党项族及其所建西夏政权的称号。
在今云南泸西县城北一里。《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发果山“在府治北。培塿相接,环于府治”。
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引 《旧经》 云: “昔人迷失道,忽有二人执烛夹溪而行,因得路,故名烛溪。” 南宋时湖周一百五十里,明时减至周二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在今河南渑池县北十五里。《元和志》卷5渑池县:“大坞故城,在县北十五里。后魏武帝入关,使行台杨腾出关安抚,腾因旧城置大坞镇。”隋曾为渑池县治。又作大城。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北。北魏时因旧城
西晋时匈奴左部所居,在今山西离石县东北。《晋书·刘元海载记》:“(刘渊)乃迁于左国城,远人归附者数万。”在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东北。西晋建武元年(304年),匈奴族首领刘渊反晋,曾建都于此。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二里钱清镇。产海盐。《明史· 杨维桢传》: 元泰定四年 (1327),维桢“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即此。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兴安城(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辖今黑龙江省萝北、嘉荫等县地。二十年(1894)裁。
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南八十里百福司镇。明末置百户所。清置巡检司。民国置县佐。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北江绵附近。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闾江山 “下有闾江,亦太湖之别浦也。《志》 云,闾江山下有阖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