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罗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五年(409),“勃勃又攻(姚)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 皆拔之”。即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黄石即百泉废县,我罗城在黄石东。”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北。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夏赫连勃勃曾攻占后秦我罗城。《资治通鉴》:“勃勃复攻秦敕奇堡、黄石固、我罗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领幽州牧以镇之。”即此。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五年(409),“勃勃又攻(姚)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 皆拔之”。即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黄石即百泉废县,我罗城在黄石东。”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北。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夏赫连勃勃曾攻占后秦我罗城。《资治通鉴》:“勃勃复攻秦敕奇堡、黄石固、我罗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领幽州牧以镇之。”即此。
①即今福建平潭县南草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清 《海国闻见录》。②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花屿之南。清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虎井屿转南即花屿、草屿,“二屿相连,澎山无草木,二屿颇有,故以花、草
西汉置,属广陵国。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寰宇记》 卷130高邮县: “是秦之高邮亭,因以立名。”东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属临淮郡。南朝宋仍属广陵郡。梁为广业郡治,不久改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方舆纪要》卷47汜水县:“建炎二年,岳飞败金人于汜水关,驻兵于此,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缚刍为交炬,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传》: “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列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亡之
明洪武九年(1376)改同安驿为大轮驿,属同安县。在今福建同安县治西。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西域古国名。又称车师后部。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泉子街一带)。辖境约相当今新疆吉木萨尔、奇台二县地。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
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北罗江河,为乌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罗付大河 “在司东,接遵义府界。其下流东南出,入于乌江。天启初,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乱,官军克遵义,追败奢寅于罗付大河口是也”。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南双柳树镇。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南六十里有双柳树集。”
西晋武帝改建始县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南朝梁废。古县名。西晋武帝时以建始县改置,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属上庸郡。南朝梁废。
西汉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港口镇附近。《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 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治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南岸。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