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承天寺

承天寺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民路接驾桥巷口。初为梁陆僧瓒故宅,舍为重云寺 (一作重玄寺)。北宋初改为承天寺。宣和中又改能仁寺,后合称承天能仁寺。又名双峨寺。元至正十六年 (1356) 张士诚据为王府。二十年 (1360) 复为寺。今寺已遗迹无存。

②一名月台寺。在今福建泉州市承天巷。本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南唐时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 (1007) 赐名承天寺。南宋王十朋有 《承天十景》诗。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1938年春,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内整训,准备北上抗日,突遭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五个同志被杀害。此即泉州事件。

③东晋永和中建,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城) 西北。宋洪迈 《容斋四笔·承天塔记》曰: “黄鲁直初谪戍涪,既得归,而湖北转运判官陈举,以时相赵清宪与之有小怨,讦其所作 《荆南承天塔记》,以为幸灾,遂除名羁管宜州,竟卒于彼。”

④在今湖北黄州市南。北宋苏轼有 《夜游承天寺记》。

⑤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西南隅。西夏建。并建有承天寺塔,为寺主体建筑。明洪武初,寺圮塔存。


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北宋苏轼有《夜游承天寺记》。


猜你喜欢

  • 临浦市

    即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八里临浦镇。唐元稹 《生春》 诗: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即此。

  • 期思县

    ①春秋楚灭蒋国后置,治所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二十六里期思镇。秦属衡山郡。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弋阳郡。南朝梁废。②北魏景明初改边城县置,为边城郡治。治所在安丰故城 (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南朝陈改为边城县

  • 怀德镇

    北宋末改落来镇置,属江阳县。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一百里怀德镇。明《泸州志》引《江阳谱》:“怀德镇旧名落来镇。宣和三年安抚司状奏:据落来市乡老称:落来镇,初因夷人落来归明于本镇住,遂呼镇市为落来,乞改换。

  • 陆房

    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东陆房。1939年5月10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与津浦支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共约三千余人被日伪军包围在陆房地区,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11日夜被围部队分路实施突围。于次日拂晓,顺利突

  • 永明岭

    即都庞岭。在今湖南与广西交界处。《明史·地理志》永州府永明县:“北有永明岭,即都庞岭,五岭之第三岭也。”

  • 金佛寺堡

    明置,属肃州卫。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九十里金佛寺乡。《清一统志·肃州》: 金佛寺堡,“城在近山,周二里四十丈。今有把总”。

  • 永顺厅

    清雍正四年(1726)置,属辰州府。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七年(1729)改设永顺县。

  • 北唐国

    西周方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逸周书·王会》:“北唐以闾。”孔晁注:“北唐,戎之在西北者。”《穆天子传》注引《竹书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献一骊马是生騄耳。”即此。即商代唐国,西周称北唐。在今山西

  • 浙源山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浙源山 “在县北七十一里。一名浙岭。高三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婺源诸水多西入鄱阳,惟此山之水东会休宁、祁门、黟县诸水,至歙浦,又会织溪、歙县之水,赴

  • 海伦河

    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市南。发源于县东北海伦山,西南流注入通肯河。《清史稿·地理志》 海伦府: “南: 海伦河自东来注 (通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