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邦山
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南三十里。《宋史·王韶传》: 熙宁五年 (1072),王韶 “引兵城渭源堡……径趣抹邦山”。即此。
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南三十里。《宋史·王韶传》: 熙宁五年 (1072),王韶 “引兵城渭源堡……径趣抹邦山”。即此。
又称盆苏克灵。治所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
①又名天河。在今江苏六合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浦县:后河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滁河之下流。自滁州东流,经县北三十里之茅塘桥,接六合县界,东出瓜步入江”。②即今安徽和县北滁河。为长江支流。《方
①在今河北栾城县东南浪头村。《方舆纪要》 卷14栾城县: 卧龙冈在 “县东八里。盘曲如卧龙。今俗名郎头丘”。②在今山西中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42永宁州宁乡县: “卧龙冈在县城东。高里许,形如卧龙,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在今云南景洪市区。版纳景龙、勐罕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为车里宣慰司的中心区。
在今四川黑水县。明末置大黑水寨土百户。
亦作青居山。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嘉陵江东岸。《舆地纪胜》 卷156顺庆府: 慈云寺“在州南四十里清居山。……山有三峰,下瞰四水,古迹二十四处”。清居郡、清居县以此名。《方舆纪要》 卷68顺庆府南充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
春秋晋之梗阳县,西汉降为梗阳乡。故址即今山西清徐县治。
又作多金。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东。《清太宗实录》卷51:崇德五年(1640)二月,萨穆什喀等讨伐博穆博果尔叛乱,“有铎陈、阿撒津、雅克萨、多金四木城,拒敌不降,因令右翼梅勒章京率兵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