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合三部
亦作教化三部、强现三部。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四十里波些山下。元 《招捕总录·云南》:“至大元年,教合三部来龙砦大头渐恐等反。”
亦作教化三部、强现三部。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四十里波些山下。元 《招捕总录·云南》:“至大元年,教合三部来龙砦大头渐恐等反。”
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北与武义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曳岭“岭峻险,登陟甚难。上有曳溪洞,相传尝有仙人曳履过岭,因名。为县南守御处”。
亦作苻关、笮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水经·江水注》: “又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 《水经·江水》: “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即今四川省合江县。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孙儒遣其党据常州,杨行密遣李友 “将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即此。(1)古镇名。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宋置酒务于此。唐大顺元年
明洪武九年(1376)置,属应天府。治所在浦子口(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二十四年(1391)迁治旷口山之阳(今江苏江浦县)。清属江宁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古旧县名。明洪武九
①在今河北栾城县东南浪头村。《方舆纪要》 卷14栾城县: 卧龙冈在 “县东八里。盘曲如卧龙。今俗名郎头丘”。②在今山西中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42永宁州宁乡县: “卧龙冈在县城东。高里许,形如卧龙,
即今辽宁开原市西北马仲河。亦名马桩河。明《全辽志》卷1:马鬃河在“城(开原老城)西二十里。……西南流入大清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马鬃河“在开原城(老城)西二十里。源出吉林界雅秦峰,西南流入县境
又称昂吉泺、昂古里脑儿、昂裩闹儿。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辽史·兵卫志》: “其南伐点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鸳鸯泊。” 即此。
即下马关。在今宁夏同心县东下马关镇。《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下马房关在“州北二百四十里。南至平远千户所四十里。嘉靖初,总制王琼筑此,而后固原中路之患得免”。
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北武功镇北七里。《后汉书·梁慬传》: 永初二年 (108),“慬金城,闻羌转寇三辅,逼近园陵,即引兵赴击之,转战武功美阳关”。即此。
即耀川州。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