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毛府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改散毛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六年(1346)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以散毛洞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1346年)改置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改散毛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六年(1346)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以散毛洞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1346年)改置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即比如宗。今西藏比如县。“纳雪”藏语意为那曲河下游。
唐置,在今河南卢氏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长水县: “西有高门关。” 明置巡司于此。唐置,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南。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北马武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马武窟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红水堡)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北魏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祁连等市县。北魏废。
清置,属侯官县。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旧有把总驻守。
辽圣宗时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金属大定府。元属大宁路。明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建平县北马圈子村,属大宁路。明初废。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西团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八十里团曰西团(今草堰场商垣移设在此)”。
北周置,属长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平凉市。隋移治平凉市西北,属平凉郡。唐移治今市西三十五里。唐末废。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复置,属泾州。北宋复还今治,仍为渭州治。金为平凉府治。民国初为甘肃泾原道治。19
原名鱼池。在今河南滑县东北鱼池。五代汉乾祐元年 (948) 黄河决口于此。称为鱼池口。《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元年 (954),“河决灵河、鱼池、酸枣、阳武、常乐驿、河阴、六明镇、原武凡八口,至是分
明筑,即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永昌镇。《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昌堡在“府东五十里。嘉靖三十七年创筑,以防倭患,并迁中界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