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县
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开松外蛮置,属嶲州。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后废。
②唐先天元年 (712)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复属绵州。《新唐书·地理志》 昌明县:“有盐、铁。”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
古县名。(1)唐先天元年(712年)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属绵州。宋改为彰明县。(2)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今四川省盐边县。为牢州治。天宝后为南诏占据。
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开松外蛮置,属嶲州。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后废。
②唐先天元年 (712)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复属绵州。《新唐书·地理志》 昌明县:“有盐、铁。”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
古县名。(1)唐先天元年(712年)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属绵州。宋改为彰明县。(2)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今四川省盐边县。为牢州治。天宝后为南诏占据。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 一带。后废。
春秋齐国边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 (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 “三邑皆齐西界。”古邑名。春秋齐边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前501年):“齐侯致禚
即苟屚县。 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续汉书·郡国志》 作 “苟漏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河西省石室县。东汉属交趾郡。隋废。
即今辽宁台安县南平台子。明《万历武功录》卷10《土蛮列传下》:“虏千余骑,从西平堡、平山台入。”即此。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清一统志·雷州府》: 武郎盐场 “在海康县西。自廉州府合浦石康海至此泊舟,北通遂溪乐民所。明初置盐课司,崇祯三年裁。今有武郎埠”。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元和志》卷31绵竹县:“境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大业二年(606)改为绵竹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晋熙县改名,治今四川
唐光化元年(898)置,在今浙江临安县城。《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既贵,“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故名。天复元年(901)改为衣锦城。
即今黑龙江海林市西南长汀镇。为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终点站。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境。后废。
古湖名。又名白海子、长水海子。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征准噶尔,屯粮积草于此。参见“长水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