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国
西汉天汉四年 (前97) 改山阳郡置,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治所在昌邑县 (今山东巨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郓城、嘉祥、金乡、鱼台、邹城、单县、曹县、成武等市县地。元平元年(前74) 国除为山阳郡。
西汉天汉四年(前97年),武帝封皇子髆为昌邑哀王,置昌邑国,治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巨野、郓城、嘉祥、金乡、鱼台、单县、曹县、成武、邹城等县市地。元平元年(前74年)以后,国除为山阳郡。
西汉天汉四年 (前97) 改山阳郡置,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治所在昌邑县 (今山东巨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郓城、嘉祥、金乡、鱼台、邹城、单县、曹县、成武等市县地。元平元年(前74) 国除为山阳郡。
西汉天汉四年(前97年),武帝封皇子髆为昌邑哀王,置昌邑国,治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巨野、郓城、嘉祥、金乡、鱼台、单县、曹县、成武、邹城等县市地。元平元年(前74年)以后,国除为山阳郡。
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为同和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岷县。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复名溢乐县。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 (761)没入吐蕃。古县名。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为岷州及
原名纤塘、运道塘、纤道桥。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部,从东到西横贯绍兴全境,绵延20余公里。唐元和十年(815)始筑。后依萧绍运河延至萧山、上虞。明、清两代数次修葺,改用石甃。纤道桥是由石墩梁桥间以数十座拱桥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科则土百户。
即桐源墟。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
1919年设昆明市政公所,1920年废。1922年复设昆明市政公所,析昆明县置昆明市,为省辖市。1928年改督办为市长,更名为昆明市政府。为云南省省会。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简称昆。在云南省中部偏东北,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在西冷西北约10英里)一带。公元1568年后国势渐盛,领土扩展至西爪哇全境。中国、印度、波斯、土耳其、葡萄牙和荷兰等国商舶都来此进行贸易。明张燮《东西洋考》卷3:
隋大业三年(607)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唐初改为硖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夷陵郡,治所在夷陵县(今宜昌市)。乾元元年(758)复为硖州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杨显堡村。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杨显堡“有仓场”。
在今河南原阳县。班昭 《东征赋》 有 “宿阳武之桑园” 句。在今河南省原阳县。班昭《东征赋》:“宿阳武之桑园。”即此。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奇(细叶松也)冈子,在(敦化)县西,距吉林城东二百十里。山出伊奇松,故名。坚于他松,其根近水,年久成砮石,所谓肃慎氏之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