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昌郡

晋昌郡

①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凉州。治所在冥安县 (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玉门市西部地。北周改为永兴郡。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改瓜州为晋昌郡,乾元初复为瓜州。

②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治所在九原县 (今山西忻州市)。后复为新兴郡。

③东晋置,属梁州。治所在吉阳县 (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南朝宋末改为新兴郡。

④东晋置,治所在长乐县 (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南朝宋废。齐复置,梁移治长乐县东阳村 (今石泉县)。后还治王水口,西魏改名魏昌郡。

⑤北魏置,治所在龙亭县 (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地。西魏废帝三年 (554)改为傥城郡。

⑥北周初改会稽郡置,属瓜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后武帝改为永兴郡。


(1)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治九原县(今山西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五台、定襄、盂县等市县地。属并州。寻复名新兴郡。(2)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分敦煌、酒泉二郡置,治冥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至玉门市一带地区。属凉州。北魏初曾废为戍,末年复置,辖境缩小。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兴郡。(3)东晋置,治吉阳县(今湖北竹溪县西南)。为侨郡。南朝宋改名新兴郡。(4)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北左州镇。属晋兴郡。隋废。(5)东晋置,治王水口(今陕西石泉县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石泉县西部地区。南朝宋废。齐时复置。梁时移治长乐县东阳村(今石泉县),旋迁回原治所。西魏时改魏昌郡。(6)北魏置,治龙亭县(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洋县一带。属梁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傥城郡。(7)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常乐县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属瓜州。后废。


猜你喜欢

  • 丹巴县

    1914年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地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丹巴县。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正释·七十九·西康三十六县名义》:丹巴“包括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及旧屯

  • 同乐铺

    亦作铜铄铺。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南同乐乡。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1:长滩里有铜铄铺。民国《续修涪州志》作同乐镇。

  • 金村堡

    北宋置,属庆州。当在今甘肃庆阳县附近地。元丰二年 (1079) 废。

  • 博爱镇

    又名沐爱镇。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1944年设沐爱设治局于此。

  • 商水县

    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溵水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明洪武初废。四年(1371) 复置。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东部、沙颍南岸。属周口市。面积131

  • 无支跋

    古港名。故址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马六甲。在新加坡未开埠前,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港。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无支拔“在阚麻罗华之东南,石山对峙,民垦辟山为田,鲜食,多种薯”。《新唐书·南蛮列传下》 “瞻博

  • 鼎湖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汉书·郊祀志》 晋灼注: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 (今陕西大荔县东南) 也。

  • 矬李遗址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里矬李村北台地上,伊、洛二水之间。东西500米,南北700米。1975年冬和1976年春,洛阳市博物馆两次进行试掘,发现有墓葬四座,灰坑十多个及房基、水井等。出土器物有石器、玉器、

  • 五堰

    又名鲁阳五堰。唐景福元年(892)台濛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新唐书·杨行密传》:“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孙儒。”《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银淋堰,

  • 东昌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