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寨
清代彝族寨。在今四川普格县。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28西昌县: 普格寨 “东南阿都土司界,为凉山诸夷巢适中之地”。清设经历。民国初设县佐。1945年置普格设治局。
清代彝族寨。在今四川普格县。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28西昌县: 普格寨 “东南阿都土司界,为凉山诸夷巢适中之地”。清设经历。民国初设县佐。1945年置普格设治局。
在今台湾省台中市。清乾隆年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已有“大敦”之名。光绪十三年(1887)于此置台湾县,后改置台中市。集镇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部。属黎安镇。人口达 2300。相传古时福建福州人
明改元青州站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散三” 站。后废。
亦作吞河卡伦。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汤旺河入松花江口附近。光绪《吉林通志》卷17:“吞昂阿河卡伦,(三姓)城东北松花江北岸一百余里。”
明代西藏地方建置。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伯木古鲁(即帕主)为万户之一,元末势力最强,兼并邻部,至正十三年(1353)受封为大司徒,入明后又击降萨迦,控制乌思藏大部地区,明洪武八年(1375)封万户,永乐
在今新疆疏附县境。《后汉书·班超传》:元和初,疏勒王忠叛,“西保乌即城。班乃更立其府丞成大为疏勒王,悉发其不反者以攻忠。积半岁,而康居遣精兵救之,超不能下。是时月氏新与康居婚,相亲,超乃使使多赍锦帛遗
一名樊馆镇。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方官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北有方官社。清《畿辅舆地全图》新城县:方官店在“县北二十里”。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泸定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五十里。元始五年(5)封陈凤为卢乡侯,即此。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莱州。大业初属东莱郡。唐贞观元年(627)省入昌阳县。古县名
在今河北邯郸市。《后汉书·耿弇传》:光武攻拔邯郸,“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唐李贤注:“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北张舍镇。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