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夫山

望夫山

①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水经·江水注》: “江水东径琵琶山南,山下有琵琶湾,又东径望夫山南。” 《寰宇记》 卷111江州德安县: 望夫山“在县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30江州: 望夫山“高一百丈。按,《方舆记》 云,夫行役未回,其妻登山而望,每登山辄以藤箱盛士,积日累功,渐益高峻,故以名焉”。

②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望夫山 “在房陵县东南渡口”。《清一统志 ·郧阳府一》: 望夫山 “在房县东南二百里,接保康县界”。

③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接阳西县界。《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望夫山 “在古杜陵县之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望夫山 “在县西百六十里。周四百余里,接电白县界。稍南为铁帽山”。《清一统志·高州府一》: 望夫山 “在电白县东北七十里,接肇庆府阳江县界。一名界山。山上有二峰,翠若双鬟,名丫髻石”。

④在今陕西紫阳县西南。《清一统志 · 兴安府一》: 望夫山 “在紫阳县南少西九十里,任水之滨。上有望夫石”。


猜你喜欢

  • 洪洋山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6开州: 洪洋山 “山秀丽而隆峻。《志》 云: 澶渊旧在其下。今山南有浮翠桥,即澶水所经也”。

  • 高僚原寨

    在今湖南蓝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80蓝山县: “高僚原寨在县南百里。其相近者又有紫僚原寨,皆崇山峻崖。崇祯十 一年,群 ‘贼’ 结聚于此,官兵讨破之。”

  • 斟水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东南流而右与斟水合,水导源近出东岩下,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而注洭水。”《清一统志·连州》 引 《广东通志》: 斟水 “在县东二里。源出东

  • 赤县神州

    中国之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 青衣铺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 甘泉山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3蓟州:甘泉山在“州西北七十里。山下有泉,极甘美,因名。一名石獒山”。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3扬州府:甘泉山在“府西北三十五里。高二十余丈,周围二

  • 大清渠

    又名清渠。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修筑,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清乾隆《宁夏府志》卷8:清渠“口在宁朔县大坝堡马关嵯,至宋澄堡归入唐渠。渠介汉、唐二渠间,以济二渠高田不能均溉者,长七十二里”。清康熙四

  • 马市坪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三十六里马市坪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二年(1863)二月,“吴再升由二郎庙进屯南召之马市坪,在李青店之西北”。

  • 恒冀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 (762) 置成德军节度使。为收抚安、史余众而设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恒州 (今河北正定县),因名恒冀。元和十五年 (820)因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方镇名亦改称镇冀。辖境屡

  • 吕家村

    在今山东文登市西。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昆嵛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