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提山
①在今四川宜宾县西。《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朱提山在“府西五十里,连绵高耸,上侵云霄。旧尝产银。诸葛武侯所谓汉嘉金、朱提银也”。朱提山本在朱提县西南,应在今云南昭通市境。《清一统志·叙州府一》:朱提山“按山去府太近,当非汉时故山,但取故县为名耳”。
②在今云南鲁甸县西南八十四里龙头山乡。《汉书·地理志》:“朱提,山出银。”应劭注:“朱提山在西南”。苏林注:“朱音铢,提音时。北方人名匕曰匙。”朱提山产银多而美,后世因以“朱提银”为高质银的代称。
①在今四川宜宾县西。《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朱提山在“府西五十里,连绵高耸,上侵云霄。旧尝产银。诸葛武侯所谓汉嘉金、朱提银也”。朱提山本在朱提县西南,应在今云南昭通市境。《清一统志·叙州府一》:朱提山“按山去府太近,当非汉时故山,但取故县为名耳”。
②在今云南鲁甸县西南八十四里龙头山乡。《汉书·地理志》:“朱提,山出银。”应劭注:“朱提山在西南”。苏林注:“朱音铢,提音时。北方人名匕曰匙。”朱提山产银多而美,后世因以“朱提银”为高质银的代称。
东魏置,属汲郡。治所即今河南修武县。寻废。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修武县。属广宁郡。不久废。
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之滃江,为北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浈阳县注: “应劭曰:‘浈水出南海龙川,西入秦 (溱)’。” 《水经·溱水注》: “溱水出 (浈阳) 峡,左则浈水注之。水出南海龙川县,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太姥山。南宋《淳熙三山志》卷35长溪县:太姥山“旧名才山。《力牧录》云,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车城乡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射寮溪”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
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7载: “秋谷在荆山麓。宋范仲淹尝寄迹于此。”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十六里荻田铺。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兴国州西北有荻田桥市。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邓州。治所在钳川县 (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因山为名。” 隋废。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通海守御千户所,属临安卫。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清康熙七年(1668) 废。
即野台。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魏书·太祖纪》:皇始二年(397),“帝临其营,战于义台坞,大破之”。即此。《史记·赵世家》 引《括地志》云:“野台一名义台。”又,《清一统志·正定府》 “义台”条引《新
集镇名。(1)在福建省泰宁县南部。龙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00。传古时此地常旱,人们常祈龙降雨,故名。铺溪南北纵贯。森林资源丰富,有黑熊、华南虎等野生动物。名胜有燕子岩,景色绮丽,并有宋建寺院。白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