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务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十八里。运河所经,元置闸于此。《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李家务“元至正六年,盗扼李家务闸河,劫夺商旅。两淮运使宋文瓒言,世祖开会通河千有余里,岁运米至京者五百万石。今骑贼不过四十人,而不能捕,恐运道阻塞,乞急选能臣捕之,不听。今仍为运渠津要”。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十八里。运河所经,元置闸于此。《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李家务“元至正六年,盗扼李家务闸河,劫夺商旅。两淮运使宋文瓒言,世祖开会通河千有余里,岁运米至京者五百万石。今骑贼不过四十人,而不能捕,恐运道阻塞,乞急选能臣捕之,不听。今仍为运渠津要”。
①古西汉水 (今四川嘉陵江) 下游经垫江县 (今四川合川市) 入长江一段,称为垫江。东汉建安十六年 (211),刘备自江州 (今四川重庆市) 北由垫江水至涪 (今四川绵阳市东),即此。其上源即古桓水
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韦涌村,西与顺德市为界。清同治《番禺县志》卷18:墟市有“韦涌墟”。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三十二里资水南岸江南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西北有江南市。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寰宇记》 卷101建州浦城县: 柘岭 “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东与处州丽水县分界处”。明 《寰宇通志》 卷48建宁府 《山川》: 柘岭 “在浦城县东北雁塘里,以地多柘树得名”。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东南十六里土城子古城。《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八年(494)八月,“辛酉,幸抚冥镇”。即此。北魏六镇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西北乌兰花土城子。《魏
即今福建德化县北之浐溪。《方舆纪要》 卷99德化县:浐溪 “在县北。即戴云山水也。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合为赤水。西溪东流,迤逦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叶、湖头、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东北,距县百八十
①明置,属沾益州。在今云南曲靖市北松林。②明置,即今陕西凤县东南松林驿。清废。(1)旧名普鲁吉堡。在今云南省沾益县东北。明属曲靖府。清因之。后废。(2)在今陕西省留坝县西北。清属汉中府。有驿丞驻此。后
即今河南中牟县西南谢庄乡。民国 《中牟县志》 卷2 《镇集》: “谢庄集,在县西南,距城四十里。”
①即荥泽。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597),楚潘党逐晋魏锜,“及荧泽”。即此。②亦作荥泽。在今河南浚县西。《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狄人伐卫,“战于荧泽,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