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杨林沟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西南有杨林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杨林沟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西南有杨林集。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黄藤桥。《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黄藤港 “在兴安县东十里,亦溪涧诸水会流处,南流入信河。其水汹涌,每漂没民田。明万历中,知县郎文焕缘港筑坝,潴水溉田,民受其利”。
唐长安外郭城西面的中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李家庄西北约130米处。西出此门可达昆明池。天宝元年 (742) 引潏水为漕渠,经金光门入城流入西市。(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洛阳故城。魏置,在
即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东南乾元山。《南齐书·沈驎士传》: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即此。
亦作汉城山。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汉城山“在县北一十五里。汉扶嘉隐居其上。唐瞿法言、杨云外相继飞升于此”。《方舆纪要》卷69云阳县:汉成山,“《志》以为仙真栖止之宅”。
①北宋置,属邹平县。即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金称孙家岭镇。②即今河北景县北三十八里孙镇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景州图:北有孙家镇。
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地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国山西麓,章溪东岸。东晋成帝时移于平地,离旧城七里。《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 (466),义兴太守刘延熙叛,吴喜进击,“自国山进吴城,去义
在今湖南东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豹虎岩 (当为豹尾岩) “在县 (治今紫溪市镇)北四十里,深险可避兵”。
即昌黎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续汉书 ·郡国志》 辽东属国: “昌辽故天辽,属辽西。”王先谦 《汉书补注》: “昌辽即昌黎,辽、黎双声变转。”
1931年析循化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保安城(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后迁治隆务寺(今同仁县治隆务镇)。在青海省东部,邻甘肃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3460 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
一名马溺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引《中山记》曰:“八渡,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汉置。为山曲要害之地,与马溺关势接,十分险要。《太平寰宇记》:“水屈曲八渡,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