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江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松林江 “在县东。去海口镇五里,东流入海”。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松林江 “在县东。去海口镇五里,东流入海”。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古称方山,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因称天龙山。山东、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称为天龙山石窟。
春秋宋邑,战国入楚。即今江苏沛县。《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又《战国策·魏策一》:张仪谓魏王曰,“楚破南阳九夷, 内沛、许、鄢陵危”。皆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
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改砀郡为梁国,都定陶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文帝时移都睢阳县 (今河南商丘县南)。成帝永始中,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权、安徽砀山等县地。王莽始建国初改为梁郡。
亦曰眉洲。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湄洲 “以突起中流,状若蛾眉也”。五代汉末,楚王希广遣其将刘彦滔将水军攻朗州,朗兵迎战于湄洲,彦滔败还。即此。
在今云南泸水县西四十里片马。清代属云龙州,后改属保山县。见云贵总督硕色《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 普安山 “山势蜿蜒回绕,有泉涌于山顶,四时不涸”。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南宁远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宾州厅《屯镇》:东南“一百里九十五集”。
北齐武成帝时在华林苑基础上筑成。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南。《邺中记》曰:“齐武成增饰华林园,若神仙所居,遂改仙都苑。”
北魏太和年间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元和志》卷9朗山县:“四望故城在县东南七十里。后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肃于四望陂南筑之以御梁。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鵶仁以二魏交逼粮运悬断,乃弃悬瓠归于义阳上表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松花江南岸、牡丹江东。城为长方形,周长2210米,残高3米。系辽、金时古城。金囚北宋徽、钦二帝于此。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的松花江南岸。西濒牡丹江,东傍倭肯河。拉哈府山(俗称西山)